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周卓玥
近日,中国田径运动员吴艳妮展示的核心力量的动作,引发全网模仿热潮,网友纷纷进行“核心力量挑战”。吴艳妮在训练中完成了这样一个动作:她双手背在身后,双脚被助教压住,缓慢将身体由跪姿向前伸展,直至与地面平行,随后缓慢拉回。旁边教练称,吴艳妮做的这个动作在国内属于“天花板”级别。
此前,在5月3日长三角国际田径钻石赛(上海/绍兴柯桥)女子100米栏项目中,中国运动员吴艳妮以12秒96的成绩获得第8名,刷新个人赛季最好成绩。
吴艳妮为何能做出这种高难度动作?此挑战的动作中是否暗藏风险?5月6日,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运动医学康复科主任路怀民接受封面新闻记者采访。
吴艳妮的核心力量有多强?
变式“北欧挺”对肌腱力量要求极高
怎么完成吴艳妮版“核心挑战”?在视频中,吴艳妮屈髋跪地,双手背在身后,躯干从直立姿势前倾至与地面平行,貌似武侠片里的轻功一般平移出去。
“这个动作叫北欧挺,是一种高度针对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的离心力量训练,特别适合需要爆发力、加速、急停或频繁变向的运动项目,经常出现在短跑、足球、橄榄球等项目的训练中。”路怀民解释道。“吴艳妮所做的动作其实是北欧挺的变式,相较于标准的躯干与大腿呈一条直线的北欧挺,她的屈髋缩短了力臂,更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和整个后侧链的协同发力。”
吴艳妮在比赛中 图源:新华社微博
北欧挺难在何处?“这个动作的难点首先在于跪姿前伸动作需要腰背部、臀部和腘绳肌所在的身体后侧链条协同发力,每个环节都必须具备足够强度。其次在动作下行阶段,肌肉需要同时完成离心收缩和姿态维持,这对肌腱力量要求极高。”路怀民说。
在社交平台上,#吴艳妮同款核心挑战#引得不少网友“打卡”,也有部分专业人士以各种姿态挑战成功,网友笑称:“1%的还原也算还原。”若有人能完成挑战动作,是否代表其核心力量真正达标?
对此,路怀民表示:“普通人往往在动作初期的身体前倾阶段,腘绳肌无法持续抵抗重力,无法维持肌肉拉长状态下的收缩(离心收缩),最终导致‘垮塌式下落’,极易造成运动损伤。这并非健康标准,而是运动员突破运动极限的训练手段。所以普通人群为健康锻炼完全没有必要冒此风险。”
短距离赛跑运动员
神经肌肉控制可达毫秒级响应
公开资料显示,1997年,吴艳妮出生在四川自贡富顺县。她四岁开始学习舞蹈,十二岁开始练习田径。2021年,吴艳妮在100米栏项目上两次突破13秒大关,以12秒87创造了当季亚洲最好成绩;成都大运会上,她本土作战再次刷新个人最好成绩,以12秒76摘银并获得巴黎奥运会参赛资格。巴黎奥运会上,吴艳妮未能进入100米栏半决赛,但她以12秒97创造了中国女选手在奥运会该项目上的最好成绩。
吴艳妮 图源:吴艳妮微博
那为何运动员能完成这类动作?对此,路怀民表示:“在田径项目中,短跑运动员的快肌纤维占比超过70%,肌腱抗拉强度是常人的3-5倍,神经肌肉控制达到毫秒级响应。比如刘翔、苏炳添等顶尖选手的体格特征完全不同于长跑运动员,他们的身体构造专为爆发性运动优化。”
在门诊中,路怀民接诊过大量因模仿“网红动作”导致肌腱损伤的患者。“这些损伤往往伴随终身运动能力下降。若在模仿动作过程中出现锐痛、次日晨僵超过20分钟或72小时后持续刺痛,须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
“健身有法但无定法,切忌盲目跟风。就像1米6的个子硬要练扣篮,或1米9的人练体操,都是违反人体工学的选择。大众健身应该寻找适合自身体质特征的运动方式,这才是保持健康的核心要义。”最后,路怀民提醒道。“我们可以先完成较容易的动作如:仰卧臀桥、器械腿弯举、山羊挺身等动作来强化我们的后侧链,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享受运动带给我们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