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留住“花果香”!碧螺春二代接下炒茶锅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20:13:00    

今天(4月10日)下午,洞庭山碧螺春原产地举办炒茶技艺选拔赛,经过前期推选产生的44位炒茶选手齐聚吴中区金庭镇比拼技艺。在这场不设年龄门槛的比赛中,90后选手占50%,更有4位00后选手,年轻人接棒传承洞庭山碧螺春手工炒制技艺已成薪火之势。

炒茶比赛中,年轻面孔颇多。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洞庭山碧螺春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因独特的花果香而备受亲睐,其炒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比赛由吴中区农业农村局主办,旨在为国家和省、市炒茶赛事输送人才,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比赛前期在原产地广泛发动,报名者众多,其中入选参赛者40岁以下年轻人占比超85%,成为一大亮点。现场,15口炒茶铁锅一字排开,选手们分批上场,高温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让人叹为观止。专业评委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5个维度进行综合打分,评出优秀制茶选手,推荐参加市级炒茶比赛。

300多摄氏度的高温下,炒茶选手手不离茶,茶不离锅。苏报融媒记者 瞿毅诚/摄

来自苏州春晓碧螺春茶叶有限公司的选手秦严昱,出生于2003年,是此次比赛中年纪最小的选手。“从小看父辈炒茶,觉得他们十分艰辛,原本想跳出‘农门’,如今我却从事炒茶5年多了。”秦严昱告诉记者,他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后计划进入银行工作,但是近几年碧螺春茶产业发展的态势让他看到了新农人的未来,最终选择回到家乡成为“茶二代”,“作为年轻一代,我们用新的方式卖茶,但是传统技艺永远是碧螺春的根,守护好这门手艺,碧螺春茶才更有生命力。”

评审环节,评委们不断发出“后继有人”的感慨。中国制茶大师、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副会长周永明欣慰地说,“东西山老一辈的炒茶人都要60岁以上了,以前干农业是一个苦活,我们也担忧洞庭山碧螺春茶后继无人,但是从今天参赛选手的年龄段来看,年轻人已经接棒!”周永明告诉记者,洞庭山碧螺春茶自身的魅力和产业发展不断攀升的热度,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传统产业,在传统炒制技艺传承、茶衍生产品开发、茶文化推广等方面,以创新思维为碧螺春茶产业注入新活力。

在培育茶乡“后浪”上,政府部门也在持续发力。吴中区洞庭山碧螺春茶业协会秘书长叶国平介绍,吴中区连续多年举办洞庭山碧螺春炒茶比赛,并开展青年制茶工匠培训班,开展传帮带实操培训,大力培养年轻炒茶能手,扩大非遗传承人梯队。此外,出台地方标准《苏式文化洞庭山碧螺春茶制作技艺传承指南》,截至目前,洞庭山碧螺春拥有各级各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26人,其中“茶二代”超过半壁江山。


(苏报融媒记者 沈红娣 朱雪芬/文)

编辑:金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