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礼赞劳动美 江南正青春|笔墨丹青彰显书画艺术魅力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书画艺术巡礼开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5 13:01:00    

江南时报讯(记者 钱海盈)五一期间,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传世真迹·限时绽放——馆藏书画艺术巡礼”展览开幕。展览限时展出馆藏书画珍品60余幅,集结傅抱石的《林海雪原》《大渡河之悲剧》、钱松喦的《江上朝暾》等大师丹青真迹,展现“当代草圣”林散之、萧娴等书法大家的笔墨风骨,尽显楹联匾额的文心风雅,串联起艺术与时代的脉动。

从传统山水到当代革新,从书法墨韵到园林匾联……展览分为“天趣画境 古意遗韵”“丹青流韵 新境生辉”、“笔墨春秋 风骨意趣”和“园冶文心 隽永风雅”四大单元,全方位展现书画艺术的传承与突破。

1951年1月,正在南京任教的傅抱石,受南京市委之邀,创作一幅表现太平天国的画作。“展览中展出的这幅《大渡河之悲剧》就是以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被清军围困在大渡河畔,全军覆没的故事为题材进行创作。”策展人朱婧介绍。在作画过程中,傅抱石有感于红军当年在安顺场的壮举,创作了中央革命历史题材画作《强渡大渡河》。

展览中的这幅《江上朝暾》是钱松喦66岁时所创作。全图构思巧妙,给人以雄浑、险奇、苍茫光润、积极向上之感。打开画幅,南京江边上的燕子矶突兀于画幅中央,浓墨、淡墨夹写其间,使得燕子矶更加雄奇、险峻、苍润,加之以浑厚的淡墨虚写长江,南京炼油厂则在黛墨岚气中闪闪发光。

第四单元则展出了一些馆藏的楹联和匾额,这些作品与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瞻园园林特色相辅相成,形成意象美学。

20世纪70年代,赵朴初为“瞻园艺舍”艺术沙龙亲笔题名。书画艺术家林散之、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李味青等艺术大师都曾先后来到瞻园雅集泼墨挥毫,瞻园艺舍在艺术家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一个高雅艺术聚会的场所。朱婧介绍,展览中的这幅《瞻园艺舍》书法作品就是馆藏原件。

“近现代书画真迹是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馆藏的亮点,但因文物保护需求,这批字画无法长期展示。此次五一假期,本着‘让文物活起来’的精神,我们遴选出部分珍品予以展示。”朱婧告诉记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