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边境村镇的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群众收入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猴桥村下辖的黑泥塘村为例,目前,542名村民中有392人进行了边民互市申报人员备案,边民互市收入占村民总收入的40%。”腾冲市猴桥镇猴桥村村委会主任蔡文辉介绍。在猴桥口岸边民互市贸易场,一辆辆小货车排成长龙,等着运输从“边互通”APP上下单的进口货物。“2024年,我通过边民互市贸易收入超过5000元,收入渠道多了,而且可以通过app操作,很方便。”黑泥塘村村民蔡文孝说。
边民互市贸易是边境地区特有的贸易形式,也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位于云南省腾冲市的猴桥口岸,是中缅贸易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窗口。随着各项政策落地实施,边民互市贸易蓬勃发展,口岸经济质效稳步提升,当地边民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扶持,猴桥口岸旁泥泞闭塞的黑泥塘村“摇身一变”成为边民互市贸易繁忙的“国门新村”,黑泥塘村群众和毗邻的缅甸边民开展边民互市贸易互通有无,不仅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也促进了当地口岸经济的发展。据统计,2024年,腾冲猴桥口岸边民互市进出口货物88.7万吨,增长54%,货值22.7亿元,增长70.5%。
“我们积极推广‘互联网+边民互市’模式,边民通过手机即可完成商品采购、申报、交易。去年底,我们还完成了黑泥塘边民互市监管场所和距离20多公里外的下街一般贸易监管场所‘两场合一’的转场工作,实现了监管资源和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查验效能极大提高。”腾冲海关口岸监管一科科长赵伟说。
为促进边民互市贸易健康发展,腾冲海关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持续加强落地加工政策扶持力度,推动建立边民互市二级市场交易平台,通过“智慧边民互市监管”不断完善边民市场交易流程,并推动形成“境外采购+边民互市+落地加工+国内销售”产业链,完成落地加工企业备案4家,吸引企业在边境投资建厂1家,有效延伸了加工链条,提升了产业聚集效应。
截至目前,猴桥口岸累计备案边民12509人,成立专业合作社9个,建立边民互助组120个。今年前4个月,腾冲猴桥口岸边民互市进出口货运量28.21万吨,货值达6.49亿元。
云南网通讯员 吕有富 罗山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