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社区曾因基础设施陈旧、流动人口聚集等问题被列为治安整治重点。2014年,10名老党员和热心居民自发组建“金水大妈”志愿服务队,以“走得进居民的家门、坐得下居民的板凳、拉得起居民的家常、帮得上居民的求助”的初心守护社区。十年间,队伍发展到260余人,构建起“党委主导、支部发动、网格分理、银龄托底、楼栋负责”五级治理架构,联动派出所创新“一警一网三大妈”模式,将42万平方米辖区细化为36个治安网格,实现从“治理洼地”到“幸福标杆”的蜕变。
党建引领下的银龄治理密码
“金水大妈”以党建为引擎,深化党务、居务、警务“三务融合”,打造“红色议事智库”。创新推出“8+7+8”管理体系:按职能划分治安巡防、矛盾调解等8类小组,制定7项管理制度和8条积分考核标准,动态优化服务模式。依托“早安金水 融融与共”社工专属志愿服务平台培育15支专业队伍,建成幸福食堂、非遗工坊等多个服务阵地,形成“社工+志愿者”协同服务网络,让“银发力量”精准对接群众需求。
24小时不打烊的幸福约定
从清晨到深夜,“金水大妈”编织起全天候服务网络:凌晨5:30指导垃圾分类,8:00通过“窗帘之约”确认独居老人安全,9:00上门义剪代购,13:30量血压、缝补等便民服务,14:30带领党员、志愿者、青少年改造“共享绿地”,夜间联合民警巡查商户安全。十年累计开展“绿地认养”“运河霓虹夜”等系列微项目,志愿服务707期、时长达17452小时,孵化出全市志愿服务时长冠军,用“铁脚板”走出“零距离”服务路径。
薪火相传续写志愿传奇
从“50后”老党员到“90后”新生代,“金水大妈”实现三代人爱心接力:法治宣传、巡逻防范、矛盾调解、疫情防控、隐患排查……“金水大妈”细致入微的志愿服务参与到社区治理的方方面面。平日里,服务队和社区民警、网格员密切配合、协作联动,把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延伸到群众家门口。如今,“金水大妈”不仅是东营市“五老”志愿服务标杆,更成为银龄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的鲜活样板,见证着“银发力量”如何激活基层治理“一池春水”。(大众新闻记者 张婧婧 通讯员 蒋知栋)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