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一场聚焦中国本土图画书原创力量的儿童展览亮相江苏省美术馆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2:00    

潮新闻客户端 美术报 通讯员 孙浩 李岑洋

4月24日,一场聚焦中国本土图画书原创力量的儿童展览——由江苏省美术馆主办的“童乐园——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原创之力”展在江苏省美术馆正式开展,该展览为文化和旅游部2024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览以40余个精选的原创图画书故事为核心,通过独特的展陈设计,为观众打造一个融合艺术欣赏、文化体验与亲子阅读的儿童友好型展览。

图画书(绘本),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载体,它通过图画与文字的巧妙互动来讲述故事。图画书的创作者们用作品倾听儿童的想法、共情儿童的感知。在展览筹备过程中,策展人走访了多位与图画书在本土发展共同成长的创作者和研究者,正是基于这些对话,梳理了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发展历程,逐步构建起展览的叙事框架和呈现方式。

“童乐园——中国本土图画书的原创之力”展览分为四大主题板块:“未知旅程”带领孩子探索自我,“万物识光”展现自然奥秘,“老故事新剧本”激活传统文化,“我的树洞”关注情感需求。

展览还特别设置了“然后呢,然后呢”儿童创作区、“阅读营地”亲子共读区和“时光长廊”文献区三大综合空间,让图画书从展品转变为连接亲子情感的纽带。在“然后呢,然后呢?”儿童创作区,展示了小朋友们动手绘制的小图画书;帐篷形态的阅读区则为亲子共读提供专属空间。正如展览主题所强调的:“最好的爱,就藏在平凡的日常里。”“时光长廊”文献区则梳理了中国图画书从萌芽到繁荣的创作历程。图画书研究者、阅读推广者阿甲说:“中国图画书走过百年历程,如今多家出版社致力于经典复刻,让传统与当代对话。比如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图画书经典书系’、毛毛虫童书馆的《中国经典图画书大师卷》系列,蒲公英童书馆的《中国优秀图画书典藏系列》等。”

“未知旅程”

郁蓉·绘 《一根绳子》 2022年

赵墨染 ·绘 《爸爸的火车》 2020年

杨思帆·绘 《奇妙的书》 2016年

熊亮·绘 《和风一起散步》 2015年

“万物识光”

何艳荣·绘 《一年四季》 1980年

陈泽新·绘 《外公的菜园子》 2018年

小良·绘 《谁吃了我的毛栗子》 2014年

李小光·绘 《夏天的故事》 2023年

“老故事新剧本”

冯健男·绘 《九色鹿》 1981年

武建华、张维彩·绘 《龙生九子》 2024年

“我的树洞”

黄丽·绘 《外婆家的马》 2018年

王祖民·绘 《噔噔噔》 2022年

“时光长廊”

戴敦邦·绘 《画马》 1990年

詹同·绘 《猪八戒吃瓜》 1962年

资深编辑费嘉是中国图画书领域的“活字典”。谈起中国图画书发展史,从老一辈创作者到新生代绘者,他都能娓娓道来。“新中国儿童出版事业起步于1950年创刊《儿童时代》,还对20世纪初面向学龄前儿童的《小朋友》杂志进行了改造重新出版,20世纪五十年代,全国专业的儿童出版社在上海、北京相继成立,专门致力于为儿童提供更多有益心智成长的书籍,这段时间可以称为新中国儿童出版的萌芽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各地的少儿出版社陆续成立,这都为图画书的出版和发展提供了土壤。”图画书的发展历程在展览的“时光长廊”文献区得到体现,从早期儿童杂志的开创性尝试,到当代原创作品的百花齐放,观众将清晰看到中国图画书的发展脉络。

知名绘本画家朱成梁表示:“南京是一个插画家辈出的城市,这里老中青三代绘者传承有序。”作为多年耕耘在高校插画系的教育者姚红则从创作角度解读了这一艺术形式的蜕变:“现代图画书已从早期的‘图文配合’发展为‘图文共生’,这一转型也与社会环境和文化需求息息相关。”

“图画书是纸上“童乐园”。”江苏省美术馆策展团队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让更多人看到中国原创图画书的蓬勃生命力,感受其中蕴含的文化自信与艺术创新。”这场展览不仅是对中国图画书创作成果的一次展示,更是一次关于童年、关于爱的温暖对话。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