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最近
不少咖啡师纷纷在社交平台发帖称
“别叫我煮理人,请叫我咖啡加工工”
近日
人社部正式发布第七批
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
其中,“咖啡加工工”引发关注
网友直呼
“像小朋友起的名字”
甚至“可爱到想转行”
咖啡加工工被纳入新职业
7月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发布第七批17个新职业和42个新工种,咖啡加工工列入其中。
定义:
操作设备,将咖啡鲜果加工为咖啡生豆、熟豆及其他咖啡制品或副产品的人员。
工作内容:
根据需求,选购特定产区的咖啡生豆,“量身定做”烘焙方案;
烘焙咖啡豆时要根据经验随时调整风门、火力大小,并用烘焙曲线详细记录烘焙过程中的各个参数;
烘焙结束后,用标准化杯测流程进行品尝,解析风味的层次与平衡,再经过反复调整,直到获得最理想的风味状态;
最后,通过优化后的烘焙曲线进行量产。
助力行业标准化发展
近年来,咖啡行业快速发展,给全产业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出更高要求。所谓“入行容易入门难”,咖啡加工环节也不再仅仅满足于将咖啡生豆加工成熟豆,而是需要更多的工匠和大师。“咖啡加工工”被纳入国家职业分类,让大家有了更多从业归属感,也萌发了更多希望和目标。
“咖啡加工工”作为新职业的出现和认定,既是行业精细化、标准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消费升级和市场变化的迫切需要。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主任王瑞明表示,帮助咖啡产业和咖啡就业人员实现精细化、标准化,这些对从业人员是很大鼓舞,也会有很多人来投身这个行业,不管是创业还是就业。
世界咖啡师大赛(WBC)中国区冠军潘恩琪认为,该职业的设立为行业树立基础标准,有助于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消费者信任度,同时为从业者提供明确的发展方向。
走进
咖啡加工工
开机、点火、紧盯烘焙曲线……在沈阳市和平区“咖啡小巷”的一家店铺里,咖啡加工工刘佳迪专注地观察着烘豆机里咖啡豆的状态。伴随着噼啪的爆裂声,咖啡豆带着特殊香气滑落到冷却盘中。与咖啡相伴十年的他笑着说:“现在,除了咖啡师,我又多了一层职业身份。”
要喝到一杯特定风味的咖啡并不简单。咖啡加工工要根据需求,选购特定产区的咖啡生豆,“量身定做”烘焙方案,烘焙咖啡豆时要根据经验随时调整风门、火力大小,并用烘焙曲线详细记录烘焙过程中的各个参数。烘焙结束后,用标准化杯测流程进行品尝,解析风味的层次与平衡,再经过反复调整,直到获得最理想的风味状态。最后,通过优化后的烘焙曲线进行量产。
在参加咖啡市集、比赛等活动的过程中,刘佳迪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咖啡加工行业,各展所长,共同推动着咖啡行业发展。“咖啡加工工既能为一些品牌进行大批量的咖啡烘焙工作,也可以像我一样,经营自己的店铺,为客户定制,精雕细琢。”刘佳迪说。
从种植、烘焙到制作、销售,咖啡产业链上的职业分工不断精细化和专业化,技能培训不断细化完善。产业的发展和地方政策的支持,为感兴趣的年轻人提供了新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机遇。
全国首个咖啡技工专业落地云南保山
保山技师学院成功申报全国首个技工类“咖啡生产与加工”专业,今年6月成功列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2022年修订)》,不仅填补了国内技工类“咖啡生产与加工”专业的空白,还为地方咖啡产业发展注入人才新动能,推动产教融合深度发展。
保山技师学院专业建设负责人介绍,“咖啡生产与加工”专业属于农学类,学制4年,涵盖中级工、高级工和预备技师3个培养层次,年计划招生200人。保山技师学院将采用产学研用一体化培养模式,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传统技艺,还要学习最新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法。
据介绍,在课程设置上,保山技师学院创新性地构建了“四阶递进”课程体系全产业链模块化教学设计,分为基础理论(咖啡学概论)、技能实操(烘焙、冲煮)、管理拓展(门店运营)、专业拓展(咖啡直播、西式面点制作)4大模块,匹配产业链各环节岗位需求。
打造“普洱咖啡工”劳务品牌
2022年,“普洱咖啡工”劳务品牌被评为国家级劳务品牌,形成了集“咖啡处理、咖啡烘焙、咖啡品控、咖啡师”为一体的新时代劳动者代表。
云南普洱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优的咖啡主产区之一。近年来,普洱市紧扣把普洱咖啡打造为“中国品牌、世界名牌”的发展目标,组建咖啡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建立产业链长制,在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培育、市场拓展、融合发展等方面精准发力,扎实推动咖啡产业高质量发展。咖啡产业,成了当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产业。
(综合来源:央视新闻、新华社、央视三农、深圳工会、云南日报、普洱日报、央视财经等)
本期编辑:唐姝 北梦原
(关注工人日报微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