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定目标 干字当头 狠抓落实
——三论深入贯彻落实
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推进会精神
□沈阳日报评论员
决战决胜的号角已经吹响!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步入最后冲刺的关键阶段。行至半山路更陡,船到中流浪更急。当前,区域竞争百舸争流,发展机遇稍纵即逝,慢一步就可能错失良机,差一招就可能前功尽弃。全市上下必须清醒认识到,宏伟蓝图唯有化为坚实步履,方能成就振兴盛景。我们没有任何退路,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紧迫感,持续保持强攻之势,咬定目标不放松,干字当头求突破,狠抓落实见成效,抢抓机遇奋力冲刺,确保决战决胜!
唯有咬定目标,
方能锚定方向、行稳致远。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振兴之路从无坦途,目标就是指引航程的灯塔。沈阳全面振兴的蓝图已然绘就:建设东北亚国际化中心城市,推进产业、城市、社会发展与转型。“12+1”赛道是决战决胜的主战场,“提质增效”是贯穿始终的总要求。任何一条赛道都容不得丝毫懈怠,任何一项指标都经不起半点拖延。面对当前制造业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我们更需敏锐洞察机遇,主动迎难而上,顺势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两端加速延伸拓展,将潜在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实现目标,尤需非凡的智慧与勇气:一要秉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执着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将既定目标、清晰思路、具体任务与创新举措创造性地落到实处;二要唤起“先动手、再伸手,才能不空手”的主动意识,不等不靠,先行先试,奋力将“任务书”转化为亮眼的“成绩单”,以目标的确定性有效应对发展中的各种不确定性。
唯有干字当头,
方能攻坚克难、开创新局。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振兴的成效,终究要靠实干来检验;发展的突破,终究要靠行动来实现。打硬仗、打胜仗,关键在于聚焦要害、精准发力。必须强化“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的节点意识,将全年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时段,确保日日有进展、步步见实效。干,就要抓住关键、干在实处:抓项目,重在“牵引力”——不仅要加力谋划储备,更要紧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标志性项目,全力打通堵点卡点,切实提高落地转化率和资金到位率;抓招商,重在“精准度”——聚焦主导产业和未来赛道,强化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突出引进头部企业和关键配套,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效;抓民生,重在“兜底线、提品质”——坚持就业优先,提升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坚决兜牢“三保”底线;抓改革、强安全、优环境,重在“动真碰硬”——无论是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做强做优国有资本,还是筑牢安全底线、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聚焦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痛点堵点问题,都容不得半点“等靠要”思想,必须以“干”字破坚冰,以“行”字开新路。
唯有狠抓落实,
方能确保成效、梦想成真。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目标再宏伟,不干等于零;思路再清晰,不落实也是空谈。狠抓落实,态度要坚决,方法要科学,结果要过硬。落实要“快”而“效”。以上率下,担当作为,闻令而动,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落实要“深”而“实”。无论是向上争取政策资金,还是推进国企改革、服务企业发展,都要往深里走、往实里做,力戒形式主义,务求工作实效。落实要“联”而“合”。强化协同作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凝聚各方力量,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同频共振的强大落实合力。落实更要“活”而“新”。绝非机械照搬,必须创造性转化。要深刻把握沈阳的产业根基、科教底蕴、区位特点等独特优势,将三年行动的共性部署与沈阳的个性实践深度融合,找准结合点和发力点,实现更精准、更有效的落实。要善于从复杂表象中抓住主要矛盾,于千头万绪中瞄准关键环节,以“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工匠精神,将“一往无前向前抓”的坚定决心,真正转化为“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丰硕实绩。
时间不等人,机遇不等人,形势不等人。决胜之年的下半程,是攻坚战、冲刺战、大决战。全市上下务必行动起来!要拧紧责任链条,做到眼里有活、心中有数、肩上有责、手中有招,真正扛得起活、干得成事。让我们争当雷厉风行的执行者、攻坚克难的行动派、善作善成的实干家,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锚定航向,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闯关夺隘,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狠抓落实。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克难奋进,我们就一定能打好打赢这场决胜之战,以全面振兴新突破的优异答卷,迎接决战之年的圆满收官,谱写沈阳振兴发展的崭新篇章!
来源:沈阳日报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