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你终于回来了,我以为你不要我们了。”
萧采薇一进门,就被曾云书扑了个满怀。
夏荷、冬至红着眼眶看向她,看起来应该是才哭了一场。
杨婆婆一脸担忧地看向她,见她好好的回来后才松了口气。
萧采薇拍了拍曾云书这个粘人精,“好了好了,是我不对,在外面办事忘了时间,让你们担心了。
这里就是我的家,只要你们不主动背弃我,我一辈子都不会不要你们的。”
“小姐……”
眼看几个小丫头又要泪眼汪汪的看她,萧采薇是真有些招架不住了。
这一天天的,都什么跟什么嘛。
怎么她身边的人都是这种眼泪软攻类型的,偏偏她就吃这一套软的。
她默默地骂了师明恒几句,觉得肯定是他没有开个好头,结果把她身边的人都带坏了。
“都不准哭,我给你们带了好吃的,谁要是哭的话,待会儿就别吃了。”
这句话很奏效,几个小丫头瞬间被吸引了注意力,围着萧采薇就闹着要看她买了什么东西。
“小姐,你这胡子真逼真,给我戴戴。”
“小姐,你身上好香啊,是不是好吃的东西藏进了袖子里。”
“小姐,你下次能不能带我们出去玩啊。”
……
萧采薇瞬间又被她们叽叽喳喳地围拢起来。
这可真是一种甜蜜的负担啊。
直到杨婆婆看不下去,才开口把她们赶了回去:“小姐,别站着了,快进去换衣服用膳吧。”
师明恒早就捧着蛤蟆灯回房间去了,他在房间里左摸摸右看看的,就差没找个地方把它给供起来。
这时承风突然悄无声息的出现了。
看到公子手中其貌不扬的蛤蟆灯,他第一次用一言难尽的眼神,怀疑起了师明恒的审美。
“公子,这灯……你的品味怎么变化这么大!”
师明恒瞥了他一眼,威慑力十足,“不想受罚的话就别多嘴,找我什么事儿。”
承风迅速变回了之前那副冷脸:“京中又来信催促公子,说是一定要让你赶回去,夫人病危,老爷要你回去侍疾。”
师明恒握住河灯的手微微加了些力,本来的好心情瞬间一扫而空。
“没死就行,回京的事情不急。”
承风知道他的脾气,知晓他的决定后就立刻去回信了。
师明恒呆坐在椅子上,脑海中浮现的还是之前在河边的点点滴滴。
今日他放了不少河灯,当萧采薇许愿的时候,他其实脑袋空空,没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了。
最后看着萧采薇虔诚的祈祷的模样。
他还是许下了一个愿望。
他的愿望就是让眼前之人所愿成真。
“掌柜的,不好了,有好几家商户都来信通知,说是不和我们继续合作了。”
“有几家酒楼也突然要退货,说是我们给他们的价格太高,他们去千帆楼可以拿到质量更好,价格更低的货物。”
“那些供应商也在催我们补交这月的货钱,掌柜的,我们该怎么办啊,上面的钱要是还拨不下来的话,我们这些铺子就要开不下去了。”
……
负责管理临城铺子的掌柜的最近忙的焦头烂额的。
每天不是催他还钱的,就是找他麻烦的。
现在手下的人也稳不住了,一个个都在趁机搞小动作,浑水摸鱼。
他是真的后悔了。
当初以为被“萧采薇”派到临城来接管春阳手下的活计会是一件好事。
没想到真的出了事,他一个问题都解决不了。
最要命的时候,临城和京都相隔千里,他的信就算是送到了,等小姐派人来解决也要好几天才行。
这几天他要是熬不过去,让这些铺子出了什么好歹来,小姐第一个追责的人肯定是他。
“你们别说话了,让我安静一下好吗?”
掌柜的忍无可忍地对着手底下的人发了火。
平日就在外面受气安抚人的伙计们都坐不住了。
围着他吵的更激烈了。
“你想安静,我们还想活着呢!这个月的月钱什么时候给我们发,都要过年了,掌柜的你不能让我们替你白打苦工吧。”
“是啊,我老娘的病你又不是不知道的,那药钱是一天也不能断的,我知道铺子现在是处于困难时期。
但掌柜的,你也要体谅体谅一下我们吧。”
掌柜的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火气蹭的一下又冒了起来。
他拍着桌子怒吼道:“我怎么没有体谅你们,你们就这么急不可耐,连几天时间都等不了吗?
你们还想要我怎样,是不是要逼死我才甘心!”
那个母亲病重的人沉声说道:“我们都是打工的,不存在谁逼谁这么一说。
掌柜的,一码归一码,你先把工钱发给我们,不然我们就罢工了。”
“我现在哪里有钱发给你们?”
“进年货那笔钱不是还留着吗?我们的月钱也要不了多少钱。”
“是啊是啊!小姐在京都有那么多的铺子,也不差我们这几十两银子,拿了月钱大家才好安心办事不是?”
掌柜的动摇了。
最后动了那笔钱,给大家发了月钱,暂时把这些伙计们稳住了。
但动钱这个念头,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后面几天沈千帆按照计划加大了打击他们的攻势。
上门找掌柜的讨债找麻烦的人越来越多。
为了脱困,他把几家铺子里的钱都拿去还了债。
他千盼万盼,等着京都的人来解救他。
可最后等到的却是铺子资金尽散,货物告罄,在年关前惨淡关门的下场。
出了这样的大事,掌柜的早就不奢求有谁来救他了。
他对京都的主子也从一开始的害怕,变为了怨恨。
正当他想着卷走一些契书和重要账册,准备开始跑路的时候。
官服的人突然找上门把他底下的铺子都给封了。
坐到他这个位置上的,手指缝里哪里是完全干净的。
从他去年来临城后,他就走了些偏门,想着额外赚些银子,没想到在这个时候会被查出来。
最后曾经在临城红极一时的萧氏商铺尽数被查封。
底下的人也抓的抓,散的散,成为了百姓们茶余饭后的笑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