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经典语录 >

吴承恩经典3首诗词,说透人生,警醒世人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8 08:47:29    

《人心生一念》

吴承恩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这两句诗体现了一种传统的中国哲学观念,即人的心思意念是无法隐藏的,天地就好像是一个全知全能的存在,能够洞察人的每一个想法。


它暗示着人的思想是受到一种超自然力量监督的,人的内心世界是透明的,每一个念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种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约束人的行为,让人在产生不良念头时有所忌惮。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如果善与恶得不到应有的报应,那么天地乾坤就会被认为是有私心的。这是一种基于道德公正的假设,表达了诗人对公正世界秩序的强烈信念。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观念中,善恶报应是维护社会道德秩序的重要原则。


诗人在这里通过强调善恶有报,告诫人们要心存善念,不要作恶。因为天地是公正的,会对人的善恶行为做出裁决。


《一轮明月满乾坤》

吴承恩


十里长亭无客走,九重天上现星辰。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

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满乾坤。


这首诗犹如一幅宏大的夜景图卷,徐徐展开。开篇以“十里长亭无客走”起笔,从人间常见的送别之地切入,描绘出长亭在夜晚的寂静,无人往来。


接着“九重天上现星辰”将视角拉向高远的天空,繁星闪烁,点明时间是静谧的夜晚。


“八河船只皆收港,七千州县尽关门”,从水路与陆路两方面,展现出广阔范围内的安静,无论是江河上的船只还是州县中的百姓,都停止了日间的活动,回归安宁。


“六宫五府回官宰,四海三江罢钓纶”进一步扩展画面,从宫廷官府到江湖百姓,各个阶层、各个角落都进入休息状态。


“两座楼头钟鼓响”在一片寂静中引入钟鼓之声,这声音并非打破宁静,而是以动衬静,更添夜的幽深感。


末句“一轮明月满乾坤”是全诗的灵魂所在,明月高悬,清辉洒遍整个天地,将之前所描绘的分散场景统一于其光辉之下,营造出一种浩瀚、宁静、祥和的意境,既表达了对夜晚世界归于平静的赞美,也可能蕴含着对乾坤朗朗、万物有序的一种期望与喟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明月笼罩的广袤天地之中,感受着夜的深沉与美好。



《当年卵化学为人》

吴承恩


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颇具神话色彩且饱含警示意味的人物形象与故事。


诗的开篇叙述主人公神奇的出身,“当年卵化学为人,立志修行果道真”,展现其初始的不凡与积极向道且有所成的状态,这启示人们起点无论多么高,初期的努力与成果都只是开端,不应骄傲自满。


“万劫无移居胜境,一朝有变散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坚守的不易,即使历经漫长艰难的考验都未曾动摇,但一个变故就可能使之前的坚守崩塌,警示人们在人生道路上要时刻保持警醒,不能因一时顺遂而放松对自我信念与品德的守护。



“欺天罔上思高位,凌圣偷丹乱大轮”详细描述了主人公因欲望膨胀而犯下的滔天恶行,他妄图超越自身界限,冒犯权威与神圣秩序,这告诫人们过度的欲望会使人迷失自我,走向堕落,应懂得克制内心的贪婪与野心,尊重世间的规则与道德规范。


“恶贯满盈今有报,不知何日得翻身”传达出强烈的因果报应观念,作恶多端必将受到惩处,而且一旦陷入罪恶的深渊,想要重新回归正途极为艰难,提醒人们要秉持善念,走正道。


因为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唯有坚守正道、克制欲望、持之以恒地保持良好品德与信念,才能在人生之路上行稳致远,避免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收获真正有价值且安宁的人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