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国试点,云南两地入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5 08:41:00    

近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通知

公布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

其中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丽江市

成功入选

详情如下

↓↓↓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

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的通知

发改办环资〔2025〕24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

为落实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有关部署,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发改环资〔2023〕1409号)工作安排,经试点单位自愿申报、省级发展改革委推荐、省级人民政府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确定第二批27个国家碳达峰试点,现予公布,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要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碳达峰试点建设作为加快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统筹谋划重点任务、研究推出改革举措、扎实推进重大项目。

二、各试点城市和园区要按照《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及《碳达峰试点实施方案编制指南》部署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编制试点实施方案。有关地区发展改革部门要组织专业力量,对试点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有关地区发展改革委对本地区试点城市和园区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后,于2025年4月25日前报送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我们将组织有关方面对各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反馈有关修改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2025年3月15日

接下来

跟小编一起了解下

云南这两个

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情况

↓↓↓

大理州

全省新能源建设“领头雁”地位不断巩固。大力推进全省一流千万千瓦级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大理州被确定为国家级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示范州。率先建成了“大理新型电力系统区域级源网荷储联合监控调度控制中心”“大理能源大数据中心”等政企能源数据共享平台。祥云经开区、大理经开区入选省级零碳园区创建名单。

绿色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大力推进大理市“无废城市”建设,打造成为绿色生活模式全国样板。“顺丰洱海模式”入选巴塞尔公约亚太区域中心公布的首批“无废城市”建设减污降碳推荐案例,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案例。

洱海湿地。郑兴 摄

绿色生态城市建设根基牢固。建成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二十余个部门实现数据共享,累计汇集洱海各项数据超过50亿条。大力实施林草绿美山川行动,洱源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创建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区)。

交通运输结构逐步优化。全州现有新能源车公交车超490辆,占比达60%,公共交通领域车辆新能源化不断扩大,群众绿色出行的基础不断夯实。

工人在大理市湾桥镇水稻绿色种植基地收割水稻。梁志强 摄

农文旅绿色提质增效成效显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苍洱名品”生态附加值不断提升。大理市、洱源县成功创建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以大理美好生活方式为引领的文旅产业重构取得重大突破,大理被文化和旅游部列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游客在洱海生态廊道上骑行。丁怡全 摄

构建“双碳”政策体系,铸造绿色低碳影响力。有序推进大理州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构建。深入开展“双碳”科普和宣传活动,连续6年开展“洱海保护日”活动,绿色低碳观念深入人心。连续3年成功举办“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举办首届“零碳中国(大理)”绿色投资大会。

丽江市

稳步推进“1+N”政策体系。加快构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研究制定并印发《丽江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分类别、分领域明确碳达峰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

持续优化绿色低碳产业。2024年,丽江市水电、风电、光伏等绿色能源行业和用绿电生产、净零排放的单晶硅生产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0%以上,绿色低碳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在丽江绿氢零碳智慧工厂,工人正按照流程巡检制氢设备。丽江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廖浚宏 摄

积极发展绿色低碳能源。绿色能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逐渐形成了以水电为主,风电和光伏为辅的水风光一体化基地,绿色能源装机达到1669.76万千瓦,能源结构不断优化。大力推进“新能源+绿氢”示范建设,氢燃料电池产业项目启动建设,束河氢能小镇投入运行,氢能旅游大巴和氢能自行车投运。

促进城乡建设低碳转型。加强绿色建材的推广应用,鼓励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带头选用绿色建材,星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各类示范工程优先选用绿色建材。

玉龙雪山脚下的充电站。图源:云南日报

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加快发展以铁路为骨干的多式联运,依托丽江火车货运站进行公铁联运,优化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综合运输效率,促进节能减排降碳。截至2024年底,共计完成2093辆新能源车推广应用。新能源公交车、网约车占比均达91%以上。

加快推进绿美丽江建设行动。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全市创建绿美城市2个,建成绿美社区99个、绿美村庄1501个、绿美公路1185.3公里、绿美河湖23个、绿美校园428所、绿美园区2个、绿美景区26个。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成功创建为省级绿美城市。

丽江拉市海湿地。新华社记者 字强 摄

积极指导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通过近年来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煤改电”“煤改气”和节煤技术等措施,煤炭消费占全市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逐年下降。

加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需求列入2024年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予以支持,市级绿色低碳领域立项项目70个。

广泛开展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开展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主题的2024年全国生态日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 云南发布、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大理州委宣传部、丽江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 罗秋旭

责任校对 杨飏

主编 武熙智

终审 编委 刘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