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南昌一网友称,自己乘坐网约车时被司机加收3元空调费,并称之为“自愿消费”。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记者在南昌市走访调查发现,加收空调费并非普遍现象,但很多网约车司机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记者联系4家不同网约车平台,客服人员均表示:乘客在乘坐网约车时,不需要支付空调费。(央广网)
网友吐槽遇到网约车加收空调费 图源网络
近期,国内多数城市开启高温炙烤模式,使用空调几乎成为一种刚需。在这种背景下审视“如需空调扫码3元”,就会发现狡猾的意味,即网约车司机表面上称是“自愿消费”,实际上消费者是“被自愿”。因为若不扫码3元使用空调,消费者只能在闷热难耐环境中乘车,轻则影响舒适度,重则影响健康。
特别是老人、孕妇、儿童以及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患者人群,在高温天气下出行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风险,多花3元空调费,相当于预防健康风险。但从消费者内心来说,大多数人是不愿意额外支付空调费的。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开空调是网约车在夏季的标配服务。一些地方也明确要求网约车开空调,例如北京交通委上个月发通知要求,公交、地铁、出租车及网约车及时开启空调。多家网约车平台也倡导开空调清凉出行。在此背景下,消费者自然不希望在车费之外再为开空调单独买单。
从实际情况看,即便网约车加收空调费不多见,但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多位网约车司机的说法是,平台在推出优惠券、降低乘客乘车费用的同时,并未减少对司机的平台抽成,有的网约车司机为了多赚钱,就向消费者索取空调费。这又引发出另一个问题:平台抽成是否降到合理水平?也引发一种思考:网约车空调费如何分担、规范?
交通运输部分别在2021年、2023年要求网约车平台合理设定抽成比例上限、降低过高的抽成比例,从公开报道看,取得一定效果。但目前仍有不少网约车司机认为抽成比例过高。究其原因,虽然单个平台抽成不高,但订单多次转让、平台层层拨毛,综合抽成比例不低。
所以,还应该推动平台降低综合抽成比例,当网约车司机有钱可赚,或许就不会让消费者为使用空调额外买单。当然,网约车空调费本来就需要合理分担,进行规范管理。高温天气下,开空调既关乎网约车司机驾驶安全,也关乎消费者乘车体验和健康,有必要在规则层面明确空调费由谁来承担。
虽然一些网约车平台向司机发放总额高达数亿元的高温补贴,推动行业共担夏日出车成本,减轻司机成本负担,但据司机透露,平台高温补贴只在中午十二点到下午两点之间,而且每单补助还不到1块钱。这显然很难有效降低司机空调使用成本,平台能否延长补贴时间和每单补助额度,值得思考。
特别要指出的是,网约车司机在高温环境下提供服务时一旦中暑,将对乘客安全和交通安全带来威胁。同样,如果乘客乘坐网约车时中暑,平台和司机也难辞其咎。所以,务必要求开空调成为网约车服务标配。
文|冯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