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首席记者 魏沛娜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注意力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我们要如何改变思维,拥抱知识时代的新理念?
企业家、风险投资家阿尔伯特·温格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转型,其深远性不亚于人类从农业时代过渡到工业时代的那一次,而这场转型的核心矛盾将从“资本稀缺”转向“注意力稀缺”。为了解释工业时代为何会结束以及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在《资本之后的世界》这本书中探讨了诸如技术的本质以及它对人类的意义等问题。
《资本之后的世界》
[美] 阿尔伯特·温格 著
芦义 译
湛庐文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25年4月
资料介绍,作为企业家,阿尔伯特·温格曾创立或与他人共同创立多家公司。作为风险投资家,他投资了电商平台Etsy、数据库MongoDB 和云通信公司Twilio 等。
“作为风险投资者,我经常被问到这样一个问题:‘下一个大趋势是什么?’当人们提出这个问题时,他们往往是想要了解技术领域的新动向,期待我会聊聊机器人技术或者虚拟现实。然而,我认为这样理解这个问题就流于表面了。这些技术趋势随着媒体对某一特定技术兴趣的增减而起伏不定,仅是炒作周期的一部分而已。相反,我的回答是:‘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不过是工业时代的终结罢了。’而这一重大转变,正是本书的讨论焦点。”阿尔伯特·温格介绍道。
他认为,数字技术的出现让当前的转型成为可能,因此了解这种新技术的本质以及它与过往技术的不同非常关键。在《资本之后的世界》这本书中,他主张我们即将迈入知识时代,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必须将重点放在注意力的分配上,而非资本的分配上。因为关于人类的存续和繁盛等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无价的,所以市场无法根据价格在这些问题上来分配注意力。
阿尔伯特·温格指出,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转型已在进行中,并引发了巨大的动荡和不确定性。对于变革,许多人感到害怕。但是,走回头路从来都不是一个可行的方案。在农业出现之后,我们并未继续以采集食物为主线;同样,工业革命之后我们也没保留农耕时代的生产方式(尽管农业仍然十分重要,但从事农业的人口已经大幅减少)。每次过渡都要求我们寻找新的存在的意义。当我们告别工业时代时,我们存在的意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拥有一份工作或进行无休止的物质消费。反之,我们需要寻找一个与知识时代相匹配的存在的意义。
对于本书,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评价道:“纵观全书,作者充满人文温度,立志在机器时代捍卫人性。在讨论区块链、AI时,温格始终强调:‘技术必须服务于扩展人性,而不是压缩它。’他呼吁重建‘知识时代的人文主义’――不是否定技术,而是用技术放大人类的同理心、创造力和集体智慧。令人快慰的是,在书中读到了作者对‘意义’的强调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