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何慧婷 陈晔
“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2年期还低,客户经理告诉我不做三年,推荐存半年或一年。”近日,市民余女士在咨询平安银行定期存款产品时惊讶地发现,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骤降”至1.65%,已经低于该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客户经理还跟我说接下来可能很多银行都会这样。”
利率下行,5年期利率“不敌”1年期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余女士咨询的这款平安银行存款产品3年期利率于近日下调40BP,由2.05%降至1.65%,而该行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7%,呈利率“倒挂”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该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持平,都为1.6%。
“推荐存半年1.5%或1年1.6%,新户存5万元还送280元立减金和55元微信立减金,其中280元立减金可以换露营套装。”平安银行一客户经理直截了当地表示,现在存三五年还不如存一年。
银行客户经理向余女士展示的定期存款利率详情
期限越长,利率越高,曾是不少投资者眼中颠扑不破的“真理”,现如今部分银行的5年定期存款利率甚至低于1年定期存款利率。如招商银行“灵动存”产品页面显示,该产品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利率分别为1.60%、1.70%、1.50%和1.55%,5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都低于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招商银行“灵动存”产品利率
长期存款不“香”了吗?为何会出现如此反常的现象?
“这一现象背后,实际上是银行揽储思路发生了改变。”有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现在揽储的思路并非吸收高成本的长期资金,因此长期存款利率并不及短期存款利率。
“不同银行资产负债情况、资金期限结构存在差异,对不同期限的存款产品定价策略往往不同。”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存款利率“倒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反映出银行对利率走势的研判,即银行预判存款利率将继续下行,主动减少吸收利率较高的中长期存款,所以中长期存款利率反而更低。而部分中小银行短期内面临流动性压力,通过提高短期存款利率来吸收存款,缓解短期资金紧张局面。这是银行强化资产负债管理、优化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之一。此外,存款利率“倒挂”也与一段时间以来短期存款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有关。
面对“倒挂”,储户该如何理财
“担心利率继续下行,原本想好了先存3年定期来锁定利率,没想到问下来还是1年期利率更高,一时之间都不知道还要不要存,或者还是把钱转到其他行,我太纠结了。”上述余女士向记者感慨道。
这样的困扰并非个例。杭州的陈先生告诉记者:“年初杭州一城商行的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35%,我想再观望观望,最近又从2.2%掉到了2.1%,1年期、2年期都在降,嫌利率低不想存,不存后面又可能更低。”
面对存款利率或继续下行和“倒挂”,储户该如何打理资产?
业内专家建议,投资者需跳出“期限越长收益越高”的惯性思维,通过“短期存款+稳健理财+适度风险资产”的三层配置框架应对利率波动。
例如,有业内人士指出:“定期存款可以采用阶梯存款的方式,将资金按不同期限分别分成多笔,分别存一年、两年、三年,每年都有到期的钱,这样既能保障一定的流动性,又能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此外,国债也是不错的选择,“目前三年期储蓄国债利率约为1.93%,比部分银行的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还要高0.3个百分点。”
董希淼也表示,在当前存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时,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配置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等产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