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京爱
麦吉尔大学书画社成员活动合影。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袁易如参加手工活动时制作的瓶子挂牌。
龙涵徒步活动留影。
留学期间,参加学校兴趣社是很多中国学生扩大朋友圈、调节心情、提升技能的途径。在一场场手工、徒步、书画活动中,留学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不同国家的校园社团有何特色?参与其中有哪些收获?听听几名中国留学生分享自己的体验。
了解报名信息
对许多留学生来说,加入兴趣社的第一步是了解报名条件。在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攻读数字营销的袁易如参与了学校的手工社。她说:“这个社团在学校非常受欢迎,每次活动都需要提前报名,有时甚至需要抢名额。”
“加入手工社需支付2英镑,可以参加本学期的所有活动。”袁易如说,“手工社负责人每次提前将教学视频发送至邮箱,还会在现场提供免费的钩针材料,粗针、细针、纽扣等应有尽有。学校里部分兴趣社免费,部分付费也不会很贵。例如参加学校摄影社团需付15英镑,就可以在本学期使用全部的摄影器材。”
悉尼大学教育学专业的龙涵在了解本校徒步社情况后,加入了其中。龙涵说:“每周的徒步活动都会设置低中高不同难度等级,徒步路线包括城市街景、海岸线、林地山野等不同沿途风光类型,成员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和喜好进行选择。”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书画社联席社长、计算机科学大二学生秦思涵说:“我们的社团叫‘麦吉尔书画社’,现有成员13人。每周末开设书法和国画的教学与练习。到了中国传统节日,比如春节、中秋等,我们会开展专场活动,用书法和国画进行节日创作,春节时还会售卖春联、福字,一起庆祝节日。”
“我们的成员老师都是麦吉尔大学的学生,之前有相关的学习经验,比如我是从6岁开始学习书法。如果有同学参加我们书画社的活动,需要一学期10加币的材料费,没有其他限制。我们欢迎所有对中国传统书画感兴趣的人来玩。”秦思涵说。
留学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了解并加入各类兴趣社?普遍的情况是通过同学间的口耳相传。袁易如正是看到了室友们在手工社的作品后决定报名,龙涵加入徒步社也是听了朋友的推荐。很多社团还会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活动等宣传信息,如果发现有兴趣的也可以申请加入。
除此之外,留学生们还可以抓住每年迎新周的机会多多了解情况。迎新周时,很多兴趣社在学校的主干道摆摊,吸引往来同学。秦思涵说:“麦吉尔大学在秋季和冬季学期会有兴趣社活动夜,以展会的形式呈现各自特色,同学们可以和兴趣社成员直接对话。”
在活动中成长
参与兴趣社团不仅可以让留学生们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还会在一次次活动中促进个人能力提升。
对于秦思涵来说,参与书画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公众演讲能力和英语口语。在社团活动中,他要向学员介绍中国书画的历史文化、完成技巧,因而学习并掌握了很多新词汇。
担任联席社长后,秦思涵的时间管理、任务规划等能力也在进步。他说:“教学的时候,我的书法技能也在提高,有些以前悟不到的书法要领在这个过程中‘教学相长’了。”
在徒步社的一次次活动中,龙涵在大自然里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她分享道:“露营活动中,大家促膝长谈。领队还带着大家一起看星星,浩瀚星空让我意识到人类的渺小。”
龙涵说:“我第一次露营时不会搭帐篷,当时,徒步社社长耐心地将搭帐篷的技能传授给了我。后面的露营活动中,我也积极主动地帮助那些第一次搭帐篷的朋友们,将善意传递给下一个人。”
交流不同文化
在各类活动中,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通过共同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在不知不觉间增进了友情,也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袁易如说:“刚来英国时,我多和中国的留学生在一起玩。后来,兴趣活动为我提供了结识不同国家同学的机会。在手工技能得到提升的同时,我的朋友圈也在扩大,课余生活变得丰富起来。”
秦思涵介绍说:“我们书画社的成员来自世界各地,经常会在日常聊天中讨论不同的文化知识。比如之前有一位学员是伊朗人,我们兴致勃勃地对比了汉语、波斯语、英语等语言的特点。社团提供了一个包容开放的平台,让各类想法得到积极交流。”
书画社推动了中国文化在校园里的传播。秦思涵说:“今年除夕夜,我们在学校摆摊卖春联时发生了一件事情。一名女生问我,能否为她和她的室友们写一副春联,里面包含她们的中文名字。有一名女孩不知道自己中文名字叫什么。她是一名扇舞舞者,我想了很久,为她起了名字‘叶舞翎’,并将其融入了春联祝福。春联写好后,我们每个人都很开心。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越来越多人对我们的文化感兴趣。”
书画社也走出校园,将作品呈现给更多人看。“成员的书画作品数次去参展,反响不错。我们还与当地社区一起办过活动,面向本地市民教学书法,大家对我们的评价都很好,我们时常收到新活动的邀请。”
龙涵也有相似体会,她说:“社团内部的成员拥有各不相同的文化背景,这正是社团的一大魅力所在。在与大家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许多新知识,还会用不同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让每一次活动都充满惊喜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