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挂着老照片,桌子上陈设着煤油灯……在沁源县法中乡柏木村文史展览室,一件件烙印着历史痕迹的老物件映入眼帘。柏木村通过实景展示、实物陈列、图文信息等方式,精心打造以“留住乡愁”为主题的乡村记忆馆。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让群众在乡愁中感悟社会进步,在记忆中传承乡土文化。在法中乡,由11名到村工作大学生和11 名乡村文书员组成了一支乡愁记忆志愿服务队。他们收集老物件、老照片,建起乡村记忆馆,开设“幸会法中”抖音号,记录农村的生产生活,让离乡的游子通过视频回归家乡,感受家乡巨变。他们还通过走访、座谈、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整理每个村的历史变迁,编写了《法中乡到村工作大学生乡村手记》。
新时代文明实践是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抓手。法中乡秉承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工作导向,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提档升级,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量质提升。
让文明实践触角不断延伸,更贴近群众。法中乡通过搭建文明实践的“台子”,推动文明实践与农业、农村、农民相结合,依托教育服务、科技与科普服务平台,邀请农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走出一条差异性特色化的农业发展之路。文明实践与农村深度结合,依托理论宣讲、教育服务平台,走出一条政风清民风正的乡村治理之路。文明实践与农民深度结合,依托文化服务、健身体育服务平台,加大公共资源倾斜力度,走出一条文化兴、精神足的共同富裕发展之路。
法中乡是沁源县的农业乡镇,生态资源好、劳动力丰富、交通便捷,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条件。近年来,法中乡打造了山西省草莓育苗特色专业镇,组建了红镰助农志愿服务项目,由20余名熟悉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农林管理的年轻大学生组成,为电商助农、科技助农、外宣助农等提供志愿服务。
时代新风徐徐吹,文明薪火代代传。法中乡致力于精准服务群众的能力提升,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广大群众主动参与到乡风文明、和美乡村建设中来,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王晶晶)
(责编:张文卫、郝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