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如金色的薄纱,轻柔地抚过崭新的楼宇,广州龙归陶瓷城安置房项目(珑璟华庭)一栋栋干净整洁的楼房在阳光下显现出明快的身影。随着5月27日项目交付的开启,这片承载着约830户村民新生活的土地,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推开即将入住的新房子,阳光迫不及待地透过窗户洒满整个客厅,温暖而明亮。龙归街夏良村村民江先生站在宽敞的客厅中央,感慨万千:“以前都是握手楼,光线很暗,如今这里南北通透,楼距宽了很多,视野也很好,跟之前相比,真是天与地的差别!”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砖一瓦不仅构筑了遮风挡雨的屋檐,更筑起了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期待。
作为广东省首单以“宅地出让+定向回购”为模式的安置房开发项目,同时也是国家专项借款支持下广州市首个城中村改造安置区交付项目,珑璟华庭自开工到交付都备受关注。该项目由中建国际投资(广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安置地块总建筑面积35.2万平方米,共2490套,可安置约830户村民,无偿配建一所36班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所15+2班幼儿园及市政道路。
从“忧居”到“优居”:宜居新房背后的温度与关怀
看到珑璟华庭从设计图纸逐步变为眼前实实在在的温馨家园,安置村民吕小姐脸上满是欣慰与喜悦。她感慨道:“以前我们最头疼的就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每天都要早早起床,送孩子去几公里外的学校,来回折腾不说,还特别担心路上的安全。现在可好了,安置房项目不仅有配套的幼儿园,还有公立小学。”
安置村民吕小姐认为小区的教育配套非常完善。
她一边说,一边指向不远处正在建设中的校园:“以后孩子上学,走路最多五分钟就到了,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接送了。而且学校就在家门口,不用担心孩子路上出什么状况,真的是太方便、太贴心了。”从吕小姐的话语中不难感受到,珑璟华庭的配套设施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生活难题,更让他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和憧憬。
安置村民戴小姐对新居户型非常满意。
这种幸福感并非个例。安置村民戴小姐也特别满意自己的回迁户型,她说:“选的户型非常方正,特别实用,南北通透,夏天也不会觉得很热,我们一家人住在一起,比以前要宽敞多了!”
安置村民们的满意度印证着项目的价值内核——从规划设计到交付使用的全周期中,通过村民生活行为追踪,解决村民原有住房的生活痛点,在户型的通风等方面进行特别设计,给予村民更舒适的生活。与此同时,项目团队在建设初期便采取多种渠道完善沟通机制,还通过UE4线上看房选房系统确保村民第一时间选择心仪的户型。这种强烈的参与感,让传统安置房建设焕发出温度,也见证着安置房建设从单向工程向双向治理的范式转变。
“双轮驱动”破局:国企担当与新质生产力赋能
作为广东省首个“宅地出让+定向回购”安置房项目,珑璟华庭的创新基因深植于建设全过程。中建国际投资(广东)有限公司广州北战区负责人张也介绍称,项目依托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自主研发的C-smart管理系统+UE4电子沙盘看房系统,全方位监控项目建设的安全、质量、进度。2023年3月项目全面动工,2024年11月联合验收,从开工至竣工仅20个月,比出让合同中约定的工期提前1.5年。
产城融合的新范式也助推安置房建设跳出单一居住功能,成为激活区域经济的引擎。广州民营科技园管委会土地开发部部长梁泽泳指出:“对民科园来说,(项目)有两个比较大的重要的作用:一个是它很快建成交付,对村民是一个极大的信心的提振。另外一个作用,陶瓷城是民科园核心区其中一个集中安置的区域,等于把零散的村民聚集在一起,为整个民科园产业腾出了发展空间,盘活了土地资源。现在,整个村居环境改善了,对招商引资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这次重新改造拆迁,把民科园打造成我们广州市最先进的制造业园区之一。”
民生答卷背后的时代启示:城市更新与国家政策深度融合
今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提出各地要因地制宜进行探索创新,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广州正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工作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探索超大城市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新路。
作为城市更新项目,安置房不仅承载着改善民生的重任,更是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关键载体。珑璟华庭以高标准建设成果回应群众的殷切期盼,走在小区内,现场可见道路宽敞干净,环境优美,小区内配套了绿化广场、休闲走廊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活动空间,整体观感清新典雅。在户型方面,设置了70平方米、90平方米、120平方米、140平方米4种户型,户内配套国内一线品牌洁具卫浴,创造了一个安全、方便、健康、和谐的人居环境。
相关配套方面,小区还建设了停车场、篮球场、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套项目,充分满足住户的各类生活需求。
珑璟华庭即将亮起万家灯火,这片曾被老旧民居切割的城市肌理,正在高品质安置房的助力下,生长出令人期待的都市新图景。展望未来,中建国际投资(广东)有限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地助力群众实现安居梦想,积极参与大湾区的建设与发展,以高标准、高质量的精品工程勾勒出宜业宜居的发展图景。
备注: 本文提及的教育资源旨在提供信息,并不意味着作出承诺。具体招生政策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办学方最新公布的为准。
撰文:廖银洁
【作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