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劳动观察】
7月5日晚,由上海交响乐团和上海植物园联合委约青年作曲家梁皓一创作的交响诗《树》,作为今年上海夏季音乐节的“重头戏”之一,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世界首演。
《树》由五个乐章组成,用富有感染力的音响效果和戏剧性的主题发展进行音乐叙事,从树木被砍伐到森林被重建,展现自然界的脆弱与人类救赎的可能性。创作的灵感源自年初洛杉矶的大火与作曲家去年在四川青城山的采风经历。
“我在洛杉矶读书、工作了好几年,山火后的满目疮痍让我心疼。联想到青城山,我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也不想以说教的方式讲述‘环保’,于是选择从‘树’的视角入手,讲述这样一个故事。恰好,上海植物园的LOGO也是一棵树。”
00后指挥家金郁矿(左)和青年作曲家梁皓一。上交供图
乐曲的开头,梁皓一设计让弦乐声部后排的乐手们敲击木鱼,用木质音效模拟森林的自然“低语”,长笛、短笛则在观众席吹出类似鸟鸣的旋律,进一步激发观众们的想象。
除了常见乐器的“非常规”使用,作曲家也把木鼓、齿木响板、螺旋钹等罕见的打击乐器写入总谱,贯穿整部作品,凭借丰富的音色让音乐“剧情”更为生动。优美深情的大提琴旋律在舞台中央联结起五个乐章,情景化的拟声效果以“环绕式”的布置出现在舞台的边缘及观众席中,为现场的乐迷们提供了一番“沉浸式”“立体声”体验。
此次演出由00后指挥家金郁矿执棒,这是他和梁皓一的第三次合作。“对于每个年代的作曲家来说,最困难的事情就是‘戴着镣铐舞蹈’,面对传统的东西却要说新的语言,但梁皓一总能带来惊喜。”比如此次《树》的创作,“他没有造新的乐器,却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出创新的发挥。五个乐章就像一部有故事性的电影,有传统也有对边界的探索,很少有当代作品能做到这个程度。”
“三人时光”重奏组携手上海交响乐团演绎《接触》。上交供图
音乐会上半场,金郁矿还执棒上海交响乐团,联袂格莱美获奖组合“三人时光”重奏组共同演绎了凯文·普茨的《接触》。尽管是首度合作,台上的中外艺术家们却十分默契。“惊喜从排练时就开始了,指挥金郁矿那么年轻帅气,对待作品又非常认真专业,他乐谱上密密麻麻的笔记让人震撼。上海交响乐团也是一样,所有演奏家,有的讲英语,有的讲汉语,有的讲日语,但是只要走上舞台,音乐就是大家唯一的共通的语言。”小提琴家尼古拉斯·肯德尔如是感慨。
头图为金郁矿执棒上海交响乐团奏响环保主题交响诗《树》。上交供图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