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沈宁
近日,在美国滥施关税冲击下,全球金融市场出现动荡。面对市场波动,多家明星私募机构发布了最新观点,表示继续看好中国市场。其中,百亿私募进化论资产创始人王一平公开表示,“已经加到满仓”。
重阳投资表示,从A股市场总体情况来看,特别是蓝筹股的估值仍处在非常便宜的位置。中证全指的股息率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高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考虑到回购注销后总的股东回报比率更高。短期来看,美国的关税政策会对全球经济增速及企业盈利造成一定影响,但也为逆周期布局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企业提供了很好的配置机会。
对于近期市场的表现,头部私募淡水泉投资认为:“资本市场的回调,有情绪过度反应的因素,其本身并不可持续。”上周美国关税政策靴子落地后,市场的定价模式从原来对单次事件冲击的定价,转为了对未来连续不确定性事件的定价。对不确定性的担忧致使市场情绪集中释放,从而经历了深度调整。未来,国内政策将如何进一步对冲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也成为了市场的关注重点。
“从常识出发回到第一性原理,关注不同类型企业未来会受到哪些具体影响更为关键。”淡水泉认为,“2018年贸易战开始至今,很多中国企业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显著增强。市场快速下跌过程中,一些被情绪错杀的企业,反而呈现出更为明显的投资价值。”
红筹投资认为,资本市场大概率会通过快速的出清来完成对风险的定价,估计4月份A股和H股市场会有一个低开再逐步修复的过程。这一判断基于以下几点信心:一是相信中国能有效稳妥地应对关税冲击;二是将会采取足够有效的措施,提高内需及非美外需,最终不影响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三是中国经济将走上外循环和内循环并举的道路,全面提升国内需求、扩大对外开放。
星石投资副总经理方磊表示,A股市场对现有关税政策的反应已基本到位,估值快速压缩,后续快速下跌的风险有所收敛。经过快速调整,部分宽基指数已回到2024年9月末的水平,股市估值也处于合理偏低状态。展望未来,尽管全球基本面风险增加,但国内逆周期政策已有储备,国内经济的内生稳定性已经回升。横向对比来看,中国仍具备政策优势,后续对于投资而言,更重要的逻辑是“以内为主”,在结构方面更应关注内需板块超跌所带来的机会。
静瑞资本分析,全球经济正处于深刻变革之中,此轮美国关税政策影响深远,可能重塑未来多年的产业分布。中国既是全球工厂,又是拥有14亿消费者的大市场,实际优势极其巨大。对企业而言,要专注自身竞争优势,并持续提供消费者愿意买单的价值。当内资、外资发现中国仍是“全球确定性高地”时,资本自然会作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