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沂蒙精神代代传丨旗帜依然高昂 精神永放光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1 00:30:00    

旗帜依然高昂 精神永放光芒

——临沂市牢记嘱托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综述

在临沂客户端讯 时代风潮奔涌向前,沂蒙发展波澜壮阔。

行进中的临沂,现在正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节点,发展方向如何定,动力支持从何处来?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临沂考察时深刻指出,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24年视察山东时强调,“要保护和运用好红色资源,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时代价值,为新形势下弘扬践行沂蒙精神指定方向。

沂蒙革命纪念馆。(资料图片)

刚刚召开的中共临沂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体会议明确:高举沂蒙精神大旗,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至上、团结奋斗、弘扬传承贯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更好凝聚共识、引领发展。

作为沂蒙精神核心发源地,临沂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高举沂蒙精神这面光辉旗帜,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宣传宣讲、融合践行,使之成为临沂最深厚的政治底蕴、最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定,自上而下——

7月1日上午,临沂市级领导班子“庆‘七一’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党日活动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上,“沂蒙新红嫂”于爱梅讲授沂蒙精神微党课,“临沂市优秀沂蒙精神践行者”代表王传喜、徐军进行交流发言。

“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践行沂蒙精神就是抓党的建设,要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党建启示,倡树新作风、干出新业绩。”市委书记张宝亮说,“庆‘七一’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党日活动要固定下来、长期坚持。

同一天,《山东省传承弘扬沂蒙精神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首部传承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省级法规,标志着弘扬践行沂蒙精神站在新的起点。

临沂坚定地走在传承弘扬沂蒙精神的最前列,全市各级各部门采用多样的宣讲、培训、教育等方式,将传承弘扬沂蒙精神作为市委党建工作的引领,并将其纳入各级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党校培训必学内容,推行各级书记讲专题党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感悟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罗庄区创新宣传形式,通过“大松树下讲故事”“小院民房听党声”等宣讲阵地,深入基层宣讲《条例》内容;兰山区采用“宣讲+文艺”的方式,并融入了更多互动元素,引起群众共鸣。

“近40年时间,我们从一家小商店,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医药企业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翔宇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凡儒说,党建引领让民营企业确保了正确的发展方向。“沂蒙精神不仅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我创业历程中的最亮底色。”

播撒,薪火相传——

8月18日,沂南县举办“师生共上一堂课”——带着沂蒙精神上大学活动,600多名大学新生代表通过情景故事、微宣讲等方式,聆听感悟家乡的红色历史和伟大精神。“作为沂蒙儿女,我想做一名沂蒙精神的笃学者、传扬者、践行者,在更广阔的天地播撒沂蒙精神的火种。”学生代表王宁说。

沂蒙精神不仅是临沂的,更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烽火硝烟的革命岁月到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再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征程,临沂始终将“传承”作为弘扬沂蒙精神的重点,指引着一代又一代人了解、传播、弘扬沂蒙精神,使其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力量。

带着沂蒙精神上大学、沂蒙精神百校行、沂蒙精神进军营等,都是临沂以“沂蒙精神代代传”为统领,策划推出的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宣传弘扬活动。

北京大学来临沂市开展“圆梦先锋”鸿雁计划基层党建共建活动。(资料图片)

8月4日至7日,北京大学来临沂开展“圆梦先锋”鸿雁计划基层党建共建活动,还召开了沂蒙精神代代传北京大学与临沂市“党建引领 校地联动”座谈会,就红色思政教育实践开展深度合作。

合作源于两个月前。5月28日,“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走进北京大学,《火种》《信仰》等10余个原创节目,充分展现了沂蒙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价值底蕴,赢得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沂蒙的红色故事和伟大精神,都深深感染了我。”北京大学2021级学生刘健生说,沂蒙精神要通过文字、故事等宣讲方式,根植于新时代青年的内心深处、付诸实际行动。

今年八一建军节前夕,“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活动也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为“钢八连”英雄连队送上一份别样的“生日礼物”。

“八连还是当年的‘钢八连’。我们将始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老区人民的深情厚谊转化为练兵备战的不竭动力,转化为保家卫国的坚定担当,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区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盼。”该部队领导动情地说。

宣讲中,该部队与临沂市委宣传部签订了全民国防教育军地共建协议,“钢八连”与朱村签订了军民共建协议,标志着军民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去年以来,“沂蒙精神代代传”主题宣讲先后走进清华、北大、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等全国60家单位,宣讲70场次,线上线下受众超20万人次。临沂还与团中央联合实施了全国大学生宣讲沂蒙精神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全国466所高校、1000支宣讲队伍、1万名大学生正开展沂蒙精神宣讲活动,让沂蒙精神在全国各地播撒火种、薪火相传。

弘扬,生生不息——

深情笔触写鱼水情深,笔走龙蛇刻沂蒙风骨,斑斓色彩绘山河壮美……8月15日,“沂蒙精神代代传”文学艺术创作优秀作品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展。这里展出的600多件优秀作品,是从上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的文艺精品,多维度展现沂蒙精神的光辉历程和时代价值。

“沂蒙精神代代传”文学艺术创作优秀作品展在临沂市美术馆开展。(资料图片)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临沂深化沂蒙精神与文旅相融合、与学校思政课相融合、与双拥工作相融合,充分彰显沂蒙精神凝心铸魂、赋能发展的功能,成为全国党性教育、红色旅游重要目的地。

红色“小戏小剧”创演,是临沂融合践行沂蒙精神的鲜活样本。自2022年起,临沂创新实施“小戏小剧”创演工程,一方面用好创演工作室,培育基层文艺骨干,将沂蒙精神融入剧目,编排制作了《跟着共产党走》等红色精良剧目440部;另一方面,坚持“群众演给群众看、群众文化群众办”理念,创新群众文化供给方式,举办“沂河之夜”巡演3000余场次,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小戏小剧”创演 。(资料图片)

2025年,“沂蒙精神代代传”小戏小剧直播,获得数百万人次叫好和点赞。“原来这就是沂蒙精神”“演的都是咱老百姓的生活”“精神伟大,百姓可爱”……网友们的评论留言,让这场文化活动,突破地域局限,真正实现了精神燎原。“让红色文化以更为生动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市政协副主席、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说,红色记忆“活”起来,沂蒙精神才能传下去。

同时,推动沂蒙精神融入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设计,健全“家校社网心”五大场景协同育人机制,广泛开展红色故事讲解大赛、红色研学实践,入选山东省首批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典型和创新实践案例。

最好的弘扬是践行。临沂全市上下自觉把践行沂蒙精神贯穿主责主业、融入日常平常,让沂蒙精神如常青之树,生生不息;如不熄明灯,永放光芒。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珊珊

编辑:张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