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国球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走进云师大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23:45:00    

4月8日,4位乒乓球奥运冠军马龙、许昕、刘诗雯、李晓霞来到昆明,并先后前往了云南师范大学实验学校、西南联大旧址、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与师生互动,参加以“西南联大烽火志·奥运冠军拼搏魂”为主题的“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

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

学生送瓦猫与奥运冠军交流切磋

活动的第一站,4位冠军与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羽毛球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高元义,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副司长朱毅,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秦志戬一行来到了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

在学校操场上,4位奥运冠军与全校师生一起升国旗、唱国歌。“当刘诗雯姐姐站在我的前方唱国歌时,我浑身充满了力量!”初二年级的乒乓球爱好者张同学激动地说道。之后,4位奥运冠军与学校乒乓小将交流切磋,手把手指导学生,标志性的击球动作引发师生阵阵掌声。

现场,实验中学陶艺社的同学还为4位冠军送上了亲手塑烧制的云南非遗瓦猫,希望他们平安健康,吉祥如意!

“站在这里,我仿佛看到了十几年前的自己——一个怀揣乒乓梦想的普通少年。作为一名运动员,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我曾无数次面对伤病、失败、困惑和压力,这绝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但是什么让我坚持到现在?那就是爱国的情怀,拼搏的精神和对冠军的追求。”马龙在分享他的拼搏故事时表示,作为一名运动员,在过去的职业生涯中,曾无数次面对伤病、失败、困惑和压力,这绝不是一条平坦的路。但是,爱国的情怀、拼搏的精神和对冠军的追求,让他不断坚持到现在。“爱国的情怀是一种格局,中国乒乓球队的优良传统就是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心中有国家,在比赛中才能战胜自我、取得胜利;拼搏的精神是前行的动力,它包含了努力、奋斗、坚持、忍耐和付出,它不是一瞬间的发挥,而是持久不断的积蓄;冠军的追求是理想,它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有志者事竟成,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才能向着目标大踏步前进。”

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

希望让乒乓球的‘小球’转动“大梦想”

在云南师范大学一二一校区,4位奥运冠军与学生代表一起参观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等,并向“一二·一”运动四烈士墓献花。他们跟随讲解员走进西南联大旧址,参观了西南联大旧址及博物馆,了解西南联大师生教书救国、读书报国的光辉历史。当讲解员介绍西南联大时期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著名的“奥运三问”:中国何时能派人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够举办奥运会时,马龙感慨道:“如今,我们实现了革命先辈的‘奥运三问’,实现了那个年代他们的愿望或愿景,我们参加了奥运会、举办了奥运会,也夺得了很多的奥运冠军。”

马龙说,这次来到西南联大旧址,能够感受到在那个艰苦的年代,革命先辈为了报效祖国,精诚团结、努力学习,这些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云南有很多小朋友喜欢打乒乓球,希望他们能够在乒乓球这条道路上,能够越打越好。”当问到马龙是否是第一次到云南,他说来过好几次了,觉得云南的过桥米线不错。

马龙表示,云南师范大学是一所传承西南联大精神的百年学府,这里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爱国情怀与奋斗精神的沃土。西南联大在战火中坚守教育救国的信念,这也是爱国、拼搏、追求理想的表现。今天的我们,同样需要这种精神——无论是在赛场上为国争光,还是在书海中为理想拼搏,都要以“强国有我”的担当,扛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同学们,今天不仅是一场体教融合的活动,更是一场爱国主义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希望我们共同铭记西南联大的烽火岁月,将爱国情怀融入青春的奋斗中,也希望乒乓球的‘小球’能转动你们的‘大梦想’,激励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勇攀高峰!”马龙说。

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

3000名师生与奥运冠军互动

下午2点半,“西南联大烽火志·奥运冠军拼搏魂”——国球奥运冠军进校园活动在云南师范大学呈贡校区西区体育馆举行。当主持人一一介绍4位奥运冠军时,现场3000名师生掌声欢呼声雷动。

分享交流及现场问答环节中,4位奥运冠军“金句不断”,现场氛围热烈而轻松。随后4名奥运冠军与清华、北大、南开、师大高校联队展开交流赛,还与乒乓球爱好者进行了交流赛。马龙、许昕奉献了精彩的表演赛,点燃了现场气氛。

云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祖武说:“4位国球奥运冠军来校与大家分享他们奋斗拼搏的故事,希望全体师生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精神,不断朝着更快、更高、更强目标迈进;学习他们攻坚克难、勇于挑战、追求卓越,为祖国和人民争取荣誉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逆风飞扬、直面挫折、永不言败,用时间和汗水铸就梦想的勇气毅力;学习他们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生动诠释人生能有几回搏的豪情壮志。”

现场,奥运冠军们还向独龙江九年一贯制学校捐赠体育器材,学校师生们回赠了一条手工编织的独龙族民族服饰“独龙毯”。

来源:都市时报

全媒体记者:杨理锐、黄毅

实习生:杨宗兰、马小菲

编辑:姜蕾

审核:杨理锐

二审:钟玲

终审:彭德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