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困在这个婚姻里20多年,现在终于解脱了。”上月底,李建祥(化名)拿到好不容易到手的《撤销婚姻登记决定书》后,如释重负地感慨道。他真诚地向瑞安市检察院陶山检察室办案检察官致谢,言语中满是20年间为撤销虚假婚姻登记不断奔走的苦楚与辛酸。
难以撤销的“婚姻”
1995年,李建祥在陕西省宁陕县务工时认识了当地女子林书娟(化名)。经过一段时间相处,李建祥带着林书娟回到老家瑞安市鹿木乡(鹿木乡于2011年并入湖岭镇),由鹿木乡人民政府进行婚姻登记并为两人颁发了结婚证。婚后,他们于1998年生下一女。2002年,因感情不睦,两人决定离婚,但离婚所需的身份证明林书娟却无法提供,“我结婚登记的身份信息不是自己的,开不了证明。”之后林书娟便悄然离开,至今杳无音信。
此后,李建祥一直想离婚并另组家庭,却苦于无法联系到林书娟。2018年,李建祥前往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离婚。但法院在审查后发现林书娟在结婚登记时留下的身份证号码无法查到对应人口信息,诉讼主体不明确,不符合离婚诉讼的受理条件。李建祥无比茫然:同床共枕7年的妻子竟身份不明,何其荒谬!
2024年11月,李建祥在同村退休老干部黄少林的建议和陪同下,来到湖岭镇人民政府寻求帮助。考虑到李建祥的情况可能涉及复杂法律问题,湖岭镇人民政府为其申请了法律援助。法援律师发现林书娟登记结婚时留下的是15位数的身份证号码,而现在使用的都是18位数,于是通过公安机关将其身份证号码升级成18位数后,委托陕西省当地律师对该两个身份证号码进行调查,得到了宁陕县民政局“无林书娟婚姻登记信息”、户籍地派出所“无林书娟人口信息”的确切回复。
如此,可以初步断定林书娟在1995年结婚登记时使用的身份信息是虚假的。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李建祥本可以据此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令撤销婚姻登记。但遗憾的是,李建祥在2018年发现该情况时未及时行使权利,如今已超过5年最长起诉期限,不符合行政诉讼的受理条件。
2024年12月上旬,湖岭镇人民政府根据“镇室”联动机制将相关线索移交瑞安市检察院陶山检察室,邀请检察机关介入,推动解开这道难题。
寻找消失的“她”
经过审查,陶山检察室认为李建祥的情况已涉嫌虚假婚姻登记,于是立案调查。
办案检察官从宁陕县派出所核实到确实查询不到林书娟的人口信息的同时,也得知了宁陕县曾在2002年爆发特大山洪灾害,当地居民的户籍档案存在遗失的情况。
有没有可能在补录户籍时,林书娟没有录入或录入的身份证号码有误,才导致无法通过原先的身份证号码查询到她?
为尽快查清真相,2024年12月底,办案检察官赴陕西省开启了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寻人之旅。
然而,依照林书娟在结婚登记时留下的家庭地址——陕西省宁陕县柴家关乡太山村太山坝,办案检察官又发现了问题:太山村、太山坝村实际分属宁陕县的太山庙镇、四亩地镇,而柴家关乡于1996年并入了四亩地镇,现为柴家关村,与太山坝村同为四亩地镇的行政村。可以说,地址涉及的3个村,彼此之间并无隶属关系。
12月的陕西,寒风凛冽。办案检察官在宁陕县检察院的协助下开始多地走访。
“我们村就有个叫‘林书娟’的。”在走访的第一站宁陕县四亩地镇派出所内,一位来自太山坝村的民警带来了好消息。办案检察官随民警来到这位“林书娟”家中,发现她多年前就去了重庆照顾女儿及外孙,一直未返乡。于是又去了其兄嫂家中。
“不是我妹妹,长得不一样。”经两人辨认,均否认1995年那张结婚证上的人是自己妹妹。谨慎起见,办案检察官又电话联系了“林书娟”,让其发一张身份证正面照片过来,结果却发现此“林书娟”其实是林淑娟,同音不同名,且相貌确实不同。
之后,办案检察官又先后走访柴家关村、太山村,经跟当地村干部核实,两个村均没有叫“林书娟”的村民且不认识结婚证上的林书娟。不得已,寻人的范围只得扩大到整个宁陕县,最后查询到了两位名叫林书娟的女子。其中一位在1995年时年仅6岁,可以排除;另一位与林书娟年龄相近,现落户于宁陕县永红村。
发出检察建议
揣着疑问,办案检察官来到了永红村。经了解,这位“林书娟”一直在陕西省内工作生活,现于西安市经营一家宾馆。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提取了其血液样本与李建祥的女儿小李进行DNA比对,结果显示其并非小李的生物学母亲。
在陕西省几经辗转,虽然始终无法找到林书娟本人及相关线索,但已有充足证据可证明林书娟登记结婚时确实使用了虚假的身份信息。根据两高、公安部、民政部《关于妥善处理以冒名顶替或者弄虚作假的方式办理婚姻登记问题的指导意见》规定,检察机关经调查核实,认为婚姻登记存在错误应当撤销的,应及时向民政部门发送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予以撤销。
“撤销键”终按下
今年1月17日,瑞安市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人民监督员参加听证,湖岭镇人民政府及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等出席听证会。
会上,办案检察官就应否撤销李建祥与林书娟的结婚登记听取各方意见。听证员认真核实证据材料,围绕法律适用、身份认定等进行提问。经评议,听证员一致认为应当撤销李建祥和林书娟的婚姻登记。
“李建祥已经60多岁了,他渴望有合法婚姻安度晚年。我们希望能从法律层面得到支持,帮助村民解决实际困难。”湖岭镇党委委员郑勇说。
“这个案件的特殊之处在于找不到林书娟本人,因此在身份认定上必须多一份谨慎。以目前的调查证据材料,已经可以认定林书娟1995年进行婚姻登记时使用了虚假的身份信息。按照《指导意见》的规定,检察机关可以向我局发送检察建议书,我们据此依法予以撤销。”瑞安市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作出表态。
2月13日,瑞安市检察院向瑞安市民政局送达检察建议书,建议其依法撤销李建祥与林书娟的婚姻登记。3月7日,经审核、公告等法定程序,瑞安市民政局作出撤销李建祥与林书娟婚姻登记的决定,并向瑞安市检察院复函。
“案结”更要“事了”。案件办理期间,办案检察官了解到李建祥一直在当地以理发为生,顾客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微薄的收入既要维持日常开销又要抚养女儿,生活始终清贫。且20多年间李建祥不断奔波维权,更让家庭经济雪上加霜。2025年3月21日,瑞安市检察院在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后,向李建祥发放了1.5万元司法救助金,最大限度为其解忧纾困。
来源:温州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