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马小雨 编辑:鄢子为
洗衣液一哥蓝月亮,继续投钱扩张。
4月3日,董事会主席潘东宣布,其已成功投得一幅广州黄埔区土地的使用权,总地盘面积约40785平方米,年期为50年,用以发展为一幢多用途综合大楼。
据披露,蓝月亮计划大楼将集智能洗涤服务、研发、总部营运及其他教育及配套功能于一体,项目预计投资金额不低于8.9亿元,预计在4年内分阶段投入。
这家广州日化龙头,由罗秋平、潘东夫妇控制。
这对夫妻正在强力巩固蓝月亮的地位,其在3月已宣布,预计至2028年底,再调集超26亿港元资金,用于继续拓展渠道和品牌建设。
“消费者在哪里,蓝月亮就在哪里。”管理层如此宣告。只是,以大笔营销拉动增长,持续性有待验证。
大笔花钱
潘东夫妇是蓝月亮的掌舵人,持股73.8%。
妻子潘东为董事会主席,主要管技术开发,丈夫罗秋平做CEO,负责战略规划及整体管理。
过去一年,他们卖出的洗衣液、洗手液等,合计高达85.55亿港元。两人大举发展线上渠道,尤其看重直播,其销售预算,大笔花在这里。
财报披露,2024年,其推广开支大幅增加超13亿港元,广告支出也增加约2个亿。
单单此两项开支,合计就花掉31.6亿港元。
光2024年上半年,蓝月亮就与“董先生”“广东夫妇”“祝晓晗”“与辉同行”等达人合作,办直播专场,拉高收入。
以广东夫妇6月底的直播专场为例,其卖出80多万单蓝月亮至尊爆款组合,销售预估约7500万元至1.2亿元。
蓝月亮甘愿付出高昂成本。
传言称,这是一笔“赔本买卖”,一场直播累计送出5000台苹果手机,且付费流量高达69%,远高于同行。
罗秋平、潘东夫妇,也频繁联动大型品牌活动。
蓝月亮的身影,相继出现在去年8月的央视品牌日、9月的抖音中秋月亮节直播中。
管理层同步大力发展店播。
“有米云”数据显示,2024年10-12月,蓝月亮近10个品牌矩阵号,在抖音全天不间断直播。
期内,其官方旗舰直播间销售喜人,大体在5000万-7500万元左右。
从全年来看,这些举措确实提振了销售,主力的衣物清洁护理产品,收入76.3亿港元,同比提升17%。
尤其线上,去年贡献近六成收入,达到51亿港元,已成蓝月亮的销售主力渠道。
告别盈利
大笔花销,潘东夫妇也承受巨大代价。
2024年1-6月,其进账仅为31.31亿港元,销售及分销开支,则高达至22亿港元,一举带来6.6亿港元的亏损。
“主要因推广新品、开拓新电商渠道拓展业务及加强品牌建设等销售活动增加。”官方当时解释称。
两人逐步摸清线上规律,投入产出比有所改善。
7至12月,潘东夫妇在销售端,又花了28.5亿港元,入账54.2亿港元,半年间大幅改善。
“对品牌的信任度是业务发展的核心和基础。”
管理层解释,其将竭力提升在新兴线上销售及分销平台的影响力,“优先利用资源捕捉消费模式及消费需求的变化,务求最大限度地扩大其市场份额”。
只是,其大幅营销,在经营效率上堪忧。
蓝月亮的整体销售费用占比,从上市初的不足三成,飙升至59%。其相当于每获得100元收入,需投入约60元用于推广或者分销。
营销回报率下降,盈利能力打折扣。
其巅峰时期是2020年,一年净赚13.1亿港元,其后利润一路下滑,2024年净亏至7.5亿港元,好在市值回升到200亿港元以上。
(图源:勤策消费研究)
“虽亏损,但运营与财务状况保持稳健。”蓝月亮回应称。
在亏损扩大的情况下,以潘东夫妇为首的董事会,仍决定现金分红,每股派发0.06港元。
本次分红,潘东夫妇预计税前将分得2.6亿港元。
腾挪资金
罗秋平、潘东夫妇,正筹措更多资金,用于推广和渠道。
蓝月亮在2020年IPO时,合计募集110亿港元,按照计划,39.18亿港元,用于购买设备及机器以扩充业务;57.66亿,用于增强销售及分销网络、产品渗透。
截至2024年,超50亿港元的销售开支已使用完毕,而扩充业务的预算,则只动用6500万港币,大幅节余33.15亿港元。
夫妇俩已决定,调整未动用资金的用途,征用26.43亿资金,用于销售相关用途;新启动的多用途综合大楼,预计将利用部分所募的资金。
“公司持续扩大现有生产基地产能、改进工艺,产能增长足以满足当前业务,暂无动用大量资金扩产能的需求。”官方解释称。
对应大笔销售支出,其在研发的资金,则非常有限。
过去4年,募集的百亿资金中,只花掉1.75亿,2024年全年,只有4400万。
这或许局限了其新品竞争力。
目前,蓝月亮的核心品类,如洗衣液仍以传统配方为主。
有评论认为,其高端产品“至尊”系列,自2015年推出后技术升级有限,而市场已出现生物酶技术、低温洗涤等创新方向。
其在家居、个人护理品类领域,也未有爆款产品,迄今合计贡献不到一成收入。
“未来,会专注全品类产品开发,推出有针对性、功能性的新品,积极拓展个人及家居清洁护理品类市场。”蓝月亮解释。
蓝月亮洗衣液及洗手液,已连续10余年市占率第一。
对于罗秋平、潘东而言,固然要增收以稳住“一哥”位置,然而,告别营销拉动的增长模型,更考验这对夫妇的管理水平。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