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张郗郡 方杰 通讯员 柯雅盈
为深化教学教研改革,践行“新课改创新行动课堂”理念,深圳市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学府中学以新课标为引领,聚焦“让学习真正发生”目标,于3月18日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素养课堂暨科学教育研讨活动。
活动通过AI技术融合与思维发展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深度思考,同步探索素养课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构建“以学定教、五育并举”的高效育人模式,为师生成长注入新动能。
“首秀”物理专场:双师课堂探秘“压强”
3月20日下午,首场物理课由学府中学肖映健副校长与青年教师刘浩楠联袂执教,以《压强》为课题,呈现了一堂打破学科壁垒、融合技术与实践的双师示范课。
课堂以“冰面救援”情境破题,气球承重、针扎对比等趣味实验点燃探究热情,无缝链接生活与物理。教学中,分组实验与AI模拟双轨并行:学生动手操作钩码放置于与海绵凹陷实验,感知压力与压强的关系;DeepSeek生成代码制作html互动网页,突破抽象知识难点。
课堂凸显学生主体性,通过类比迁移(速度公式)、跨学科案例(骆驼脚掌、建筑地基)及实践任务(书包减压设计),引导从现象解析到知识迁移。技术赋能深化理解,师生互动激发思维,核心素养扎实落地。评课教师盛赞其“情境激趣-探究建构-应用延伸”的创新模式,兼具科学严谨与生活温度,建议进一步优化生成性问题处理,拓展实验开放性,为学科育人注入活力。
数学专场:从“旋转”到“频率”
3月26日下午,两节动态演示几何之美,用数据实证数学规律的数学示范课由优秀青年教师陈圣和数学学科组长肖洪分别展示,他们的课堂融合数字技术与数学思维,有效深化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陈圣老师的课堂语言细腻生动富有激情,探究充分,教学手段丰富,智慧课堂使用熟练。肖洪老师的课设计科学合理、逻辑严谨,准备充分,AI辅助智能批改高效,反馈及时。
课后,肖洪老师对本次课堂展示进行了总结。“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频率的稳定性,并初步建立了概率思维。未来教学中,我会进一步优化时间分配,增加学生AI辅助的参与度,同时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课堂效率,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他表示。
陈圣老师则提出,希望老师们未来能够继续优化教学设计、加强课堂管理、提升教学技能。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设计更具针对性和层次性的教学活动,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和质量;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利用AI赋能,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高效有序。
接下来,还会陆续开展语文、英语、生物、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的教育研讨课堂。学府中学以“素养课堂”为载体,通过技术赋能、思维发展、学科联动,打造“让学习真正发生”的高效素养课堂。目前,学校已开展的物理、数学课程获师生高度评价,后续课程将深化“五育并举”,覆盖全学科领域,为教师提供教研范例,为学生铺就成长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