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从“指尖报案”到“上门取证” 渝北区创新推进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18:44:00    

晨雾未散,外卖骑手已飞驰在街巷;烈日当头,快递员仍穿梭于楼宇;夜幕深沉,网约车司机还奔忙在路途……城市的脉搏,在他们的车轮下跳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推进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当城市聚焦这些流动的身影,我们离“让发展更有温度”的愿景,便又近了一步。

作为全国首批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地区,渝北区率先构建起“预防+确认+服务”全链条保障体系。通过平台APP“一键报案”智能服务+“上门取证”主动服务,将职业伤害保障从“被动理赔”转向“主动守护”,让穿梭在城市脉络中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感受到“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一键报案 开启保障“快车道”

“过去骑手受伤得自己对接平台走商保,流程繁琐保障低。现在通过平台APP‘一键报案’,配合劳动能力鉴定就能快速报销,全程无需线下奔波。”据渝北区人力社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职伤保障方案采用“平台代扣、骑手免缴”的缴费模式,每单保费仅4分至2毛钱不等,既不影响骑手收入,又显著提升了保障效率。

参加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以后,骑手只需通过平台App第一时间点击“一键报案”,后续配合做好劳动能力鉴定,就能得到及时救治和高效报销,无需骑手亲自交资料、办手续跑路。

骑手梁杰在取餐途中发生摔伤事故,当场进行“一键报案”,企业当日即通过线上平台提交职业伤害待遇申请,渝北区人力社保局仅用5个工作日便完成职业伤害确认,实现全流程“零纸质材料、零线下跑动”。

创新机制 破解职伤确认“证据荒”

针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因工作场所不固定、证据链易缺失导致的职业伤害确认争议,渝北区人力社保局变“坐等材料”为“上门取证”,切实保障劳动者权益。

2024年12月29日深夜,骑手彭某在渝北区悦来会展中心送餐途中撞上安全岛受伤,因伤情严重需长期住院治疗,无法及时提交完整病历材料。

面对特殊情况,渝北区人力社保局创新服务方式:先通过前置调查,在劳动者住院期间,派出调查员上门实地取证,调取平台订单数据、现场监控视频等关键证据,提前完成事实调查核实,为后续职业伤害确认节省大量时间。再采用“材料到位即办结”模式,在2025年2月20日收到医院病历当天,工作人员立即出具《职业伤害确认结论书》。

“我们始终站在劳动者立场,对于重伤住院等特殊案例,主动上门调查取证。”渝北区人力社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靠前服务”模式,既严守职业伤害确认标准,又彰显人文关怀,让职业伤害保障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2022年试点以来,渝北区已接收新职伤案件760件,受理732件,做出职业伤害确认626件。从机制创新到科技赋能,从主动作为到智慧服务,渝北区正以系列创新举措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织就一张严密的“保障网”。(夏金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