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信息港_云南】
“我很喜欢张叔家做的酸浆豆腐,这几年我在外面帮小孩带娃,很吃不到这个酸浆豆腐的味道,每次回来我都要买上一两块,这个才是家乡的味道。”走进小湾村张福春老人家,正好碰到刚从昆明回来的李中香来买豆腐,她边买边感慨到。
小湾村张福春老人家,是远近闻名以古法点卤制作酸浆豆腐的传统手工艺人家。他家制作的豆腐,用料讲究、工序繁复、工艺质朴,最重要的是因古法点卤而形成的酸浆豆腐那独特纯粹的口感,是一代代村民心中无法替代的小时候的“家乡味”。
“我母亲那一辈就开始做豆腐了,从小我也开始学,到现在已经做了五六十年。我家点豆腐的卤水也是一直传下来的,没有任何添加,只有这样的卤水点出来的豆腐才香,周边很多村民都爱来我家买。”说起自家的豆腐,张福春老人自豪地介绍道。
张师傅家古法点卤制作的豆腐,需精选饱满个大的本地黄豆,经过一夜浸泡,放入打浆机中进行研磨,磨出的豆浆在柴火灶上的大铁锅中加热,直至沸腾,豆香浓郁醇厚、香飘四溢。一闻到这豆香,大家就知道张师傅开始做豆腐了,都等着时间上门去买。
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老师傅凭借多年经验,将家中传承至今、无任何添加的古法卤水缓缓倒入豆浆中,轻轻搅动,乳白的豆浆逐渐凝结成豆花。再将豆花舀入铺着纱布的木质模具中,压上重重的青石,通过挤压沥去多余水分。经过3个小时左右的等待,一块块雪白细腻、弹性十足的古法点卤豆腐便成型了。每到这个时候,也早有村民在一旁等待,只为这一口纯粹的老味道。
以前张师傅家还是用石磨手工研磨豆子出浆,近些年随着时代的发展,换成了打浆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但核心的古法点卤技术一直传承保留下来,并沿用至今。与现如今通过符合凝固剂制作的豆腐比起来,古法点卤制作的豆腐,豆香更浓郁,没有酸涩味,更生态健康,是本地人热衷的食材之一,无需复杂烹饪,便能呈现最本真的味道。很多离家务工的村民,在外吃不到这个口味的豆腐,还甚是怀念。
“张叔家做的豆腐很好吃,我们村里人都很爱来张叔家买豆腐,他们家的豆腐便宜又实惠,我们一家老小都爱吃。”前来购买的村民李玉仙说道。
豆腐制作技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手工艺之一,不仅承载着人们对美食的追求与热爱,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创造力。如今,尽管机械化生产让豆腐更易得,但小湾镇古法点卤豆腐依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人情味,成为许多小湾人心中无法替代的“家乡味”。它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份乡愁,一段温暖的记忆。(凤庆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杨雪 张艺璇 段宝珠)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