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管班的日常里,我迎来了许多有趣的瞬间,可今天的那一幕,却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记。一个二年级的小女孩睁着好奇的大眼睛,脆生生地问我:“老师,你有拉布布吗?”那一瞬间,我有些惊讶,也意识到,文化传播的力量远比我想象的要强大。
拉布布,也就是Labubu,这只由泡泡玛特签约艺术家龙家升创作的北欧森林精灵,凭借着独特的“丑萌”形象和盲盒销售模式,迅速在全球范围内走红。它有着直立的尖耳朵、九颗锯齿状的牙齿,笑起来带着一丝狡黠,与传统玩偶的可爱形象截然不同。正是这种反传统的设计,精准地戳中了当代年轻人,乃至孩子们追求个性、拒绝同质化的心理。
小女孩的问题,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播的快速与广泛。如今,信息传播的速度超乎想象,Labubu通过社交媒体、明星效应以及盲盒的独特玩法,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也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可与此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们对Labubu的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知道拥有一个Labubu是一件“厉害”的事,却并不了解Labubu背后的文化内涵、设计理念以及它所代表的生活态度。这让我不禁思考,在文化快速传播的时代,教育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文化传播为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视角。Labubu的爆火,反映出当下流行文化的影响力。将流行文化元素融入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就像在学校里,老师们可以借助Labubu的形象,引导学生探讨设计美学、文化融合等话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也可以通过分析Labubu的全球营销策略,开展商业、经济等方面的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但文化传播也给教育带来了挑战。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孩子们接触到的文化信息良莠不齐,如何帮助他们辨别和筛选,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以Labubu为例,它的盲盒销售模式容易引发盲目消费和收藏的心理,特别是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拥有Labubu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基于对其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欣赏。
再往深了想,文化传播背后所反映出的教育现状也值得我们关注。为什么孩子们会对Labubu趋之若鹜,却对一些传统文化元素缺乏兴趣?这或许与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关。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相比之下,Labubu所代表的流行文化,更注重情感共鸣和个性化表达,这恰恰是孩子们所渴望的。
所以,我们的教育应该做出改变。一方面,要将文化传播与教育目标相结合,挖掘流行文化中的教育价值,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教育,创新教育方式,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比如,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科技、艺术相结合,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产品,让孩子们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托管班小女孩关于Labubu的问题,就像一颗小石子,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它让我看到了文化传播对教育的深刻影响,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在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决心。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引导孩子们在文化的海洋中遨游,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壹点号 进步路上的小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