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谈
让博物馆照亮城市未来
高倩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北京大运河博物馆“看·见殷商”特展为人们全景呈现殷商文化,解码文明密码。其中,我市出土的妇好鸮尊、亚长牛尊、铜制手型器等文物参与此次展出。
资料图
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目前,我市共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18家,门类丰富、主题多元,涵盖殷商文明、文字、三国文化、安阳历史文化等专题。现有馆藏青铜器、玉器、陶器等藏品20余万件。让“过去”拥有未来,需要我们紧跟时代脉动,深度思考如何用澎湃活力照亮文化传承之路。
5月18日,殷墟博物馆“伟大的商文明”荣获全国博物馆陈列展览精品奖。这一展厅多角度、全方位展现了商文明,运用裸眼3D技术将跪坐玉人、亚长牛尊等文物在同一空间生动呈现。新时代,“云观展”、虚拟现实展示等新方式层出不穷。运用技术力量,许多博物馆打破时空界限,构建了“智慧文博”新生态,越来越多的历史场景成为动人演绎,推动博物馆从传统展陈向数字化转型,让文物更加鲜活。
“全方位互动”也是博物馆热持续升温的密码。如今,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围绕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研学、现场考古等体验活动,带领人们参与体验,用心感受,饱览历史文明。品一品文创咖啡,选一件特色文创产品,立体化、多层次的“逛博”体验让文物在“对话”中活起来、火起来,也让博物馆和地方文化入脑入心。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博物馆接待游客超6049.19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博物馆,这座人类文明的殿堂,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愈发重要。面对时代之变,我们应继续秉持创新与创意,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在智慧、技术等领域高效融合,进一步提升宣传水平与服务效能,促进与其他地市的交流与合作,为人们提供精神指引与文化滋养,也应在顺应时代潮流的同时找准定位,永葆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初心,精准挖潜,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新名片,让更多人借此触摸到千年古都的灵魂。
(来源:安阳融媒《安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