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快手携手易俗社“千人吼秦腔”打造非遗媒体融合新范式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4:09:00    

【来源:西安新闻网】

“五一”假期首日,“2025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群众文化活动在西安市易俗社文化街区上演。中国戏剧梅花奖、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西安易俗社第十八任社长惠敏莉,一级演员李洪刚、范莉莉、李东峰、屈鹏、高二强等13位易俗社秦腔名家们集体亮相,吸引现场千余名戏迷及游客吼唱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为广大游客奉上了别具一格的秦腔艺术盛宴。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委宣传部指导,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西安演艺集团、快手承办,西安市戏剧家协会、市广播电视台、西安易俗社协办。秦腔发源于黄土高原,唱腔高亢激昂,其剧目丰富多样,涵盖了历史、神话、民间故事等多个领域,观众得以感受地域文化的独特韵味和深厚底蕴。当日,在易俗社的露天戏台上,13位秦腔名家们身着华丽的戏服,头戴精致的头饰,扮相俊美,神情专注,伴随着激昂的锣鼓声和悠扬的板胡声,演绎《三滴血》《火焰驹》《游龟山》等秦腔经典名段,将“大秦之腔”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台上唱腔嘹亮,台下掌声不断。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从专业戏迷到慕名而来的全国各地的游客,他们或与名家共同吼唱,或高举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录像,完全沉浸在秦腔的艺术世界中。

“老技艺”如何玩出“新花样”?活动现场特别设置了“秦腔文化体验区”,游客可以体验秦腔扮相、经典唱段教学、戏曲服饰试穿等互动项目。同时,以“吼“换礼等秦腔体验活动作为联动内容覆盖了易俗社街区、永兴坊、兴庆公园等西安文旅地标,将秦腔元素植入街道、广场等城市公共空间,参与者可以通过分贝电子感应装置以“吼”秦腔的方式来感受传统非遗文化的魅力。

快手数据显示:2024年12月,秦腔相关内容的视频播放量同比前年12月上涨了65%,对比同年6月也涨了46%。《2024快手非遗生态报告》更是把秦腔列为TOP3最受欢迎的非遗项目。易俗社积极响应国家“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号召,与快手平台展开深度合作,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打破秦腔传统线下演出的时空壁垒。在本次活动中邀请多位快手头部达人现场打卡直播,通过新媒体矩阵进行全方位传播,打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文化狂欢,让秦腔艺术真正走进人民群众的生活。

快手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快手联合相关单位,在易俗街区举办“千人吼秦腔,共筑非遗魂”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到西安这座城市,除了美食景点,还有“秦腔”这一文化标签值得关注。通过这一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年轻人更多的关注传统文化,也给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快手希望能通过“极致体验+顶流传播+产业联动”,将秦腔从地方剧种升级为国民级文化自信符号,打造政务媒体助力传统文化复兴的标杆案例。

西安演艺集团副总经理、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表示:此次“千人吼秦腔”活动不仅是对秦腔艺术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推动秦腔艺术传承发展的新起点。西安的秦腔艺术家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组织更多的文化惠民演出活动,“五一”期间,艺术家们还将奔赴陕北子洲等基层地区开展系列演出活动,深入田间地头、乡村社区,把秦腔艺术送到百姓身边,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品质的文化演出,切实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送文化、种文化”相结合的方式,让秦腔艺术在基层沃土中扎根生长,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文/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职茵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